大愛電視
~
新聞
節目
最新消息
系列專題帶大家看幾個特色博物館:海洋生物博物館、水道博物館、樹火博物館、薩克斯風博物館...等。

屹立國境之南 海生館打造珊瑚挪亞方舟

5月18號是博物館日,大愛新聞推出專題報導,帶您來深入認識台灣的博物館。今天第一集,要先到國境之南的國立海洋生物館,豐富的海洋生物,成為受歡迎的教育場域,但海生館的功能不只在海洋教育,相關研究與保育工作,更是館區後場研究區最重要的功能;這裡不只收容海龜、復育珊瑚,近年更努力打造珊瑚的挪亞方舟,為面臨滅絕危機的珊瑚,進行冷凍保種! 吸引人的,不只是海生館鎮館之寶小白鯨,還有水中餵食秀,像牠的嘴巴長得圓圓,牠不喜歡吃魚,因為牙齒沒辦法把魚肉撕裂。 認識海洋充滿驚喜,但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覽區的精采,全因為有研究區的支援! 海生館的面積有將近100公頃,除了在前面展區有三棟展覽館,這裡叫做後場,總共有多達三座研究中心。 會給牠們吃的其中一種海藻,馬尾藻。 海生館助理研究員 李宗賢:「這隻是綠蠵龜,是誤捕的時候被漁民通報,看牠後腳,那就是典型在可能野外纏繞到海洋廢棄物。」 台中以南到台東的救傷海龜,都送到海生館,救援數量每年急速攀升,一隻海龜一個養殖缸,像在住套房,那珊瑚睡的就是大通鋪。 海生館專業人員 郭富雯:「把牠掛成一串,水平的方式,變成立體養殖方式,就可以節省非常多養殖的空間,珊瑚對光的需求是非常依賴的,因為珊瑚牠裡面有種東西,叫做共生藻,在戶外是天然太陽光照,在裡面的話,我們就使用LED燈,它可以控光的。」 照光、控溫,人工養珊瑚多附在磁磚讓牠長大,一池一池的,堪稱是珊瑚農場,除了保種,更作為深入研究珊瑚之用,但珊瑚品種多達三四百種,多半得要從海裡採。 水下無人載具,配備鏡頭,能直播海底工作畫面並採集樣本。 海生館企研組主任 王立雪:「在水深30米到200米深左右,我們稱為中光層,相對對人的風險相對會比較大,所以我們利用水下載具,先探勘這個地方的珊瑚礁分布,然後也可以靠著這個機器手臂來採樣本。」 珊瑚研究,如這海底,越深入越美麗,但珊瑚浩劫,已在眼前。 海生館企劃研究組副研究員 林家興:「研究指出說,珊瑚在2050年之後會陸續的滅絕,冷凍保存可以為這些將要滅絕的珊瑚做最後一分努力。」 研究人員領先全球,12年前就展開珊瑚生殖基因的冷凍保存,目前已存有80種,更與國際組織冷凍方舟合作,在海生館打造珊瑚的挪亞方舟。 零下200℃冷凍,得克服冰晶傷害,不同品種,保存條件差異大,加深基因庫建立的困難,甚至還要能復育出有共生藻的珊瑚。 海生館企劃研究組副研究員 林家興:「我們已經創造出第一批,具有共生藻冷凍保存的珊瑚幼生,這是全球第一個成功的實例。」 海生館開館20年,累積出的論文數,在全球水族館排名第一,更遙遙領先第二名的新英格蘭水族館,一點一滴,累積出了海洋生物研究保育的軟實力,也讓全球看見,福爾摩沙,這美麗的島,為海洋所付出的心力!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歷時百年保存完好

在日治時代,台灣都使用井水或是河水,因為不乾淨,常導致傳染病,台灣水道之父「濱野彌四郎」,授命開始建造全台的水道,其中台南水道,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水道文物,甚至在取水口和沉澱池,到現在還是由自來水公司繼續沿用,每一滴乾淨水源,都得來不易,繼續造福現代人。今天博物館知奇,第二集,就帶您重回百年前,一窺這條古早水道的祕密。 家家都有水龍頭,現在要取水,打開就好,這樣的技術,要歸功於在日治時代所蓋的水道建設。 保留日治時代的完整建築及淨水設備,88歲的老員工陳順接,是當年的技術員。 耆老 陳順接:「這是快濾池, 就是清水濾過,這邊青水濾過,就送去那邊。」 細數園區內的每一處設備,其中14個全國僅存英式快濾筒,他都有操作經驗。 耆老 陳順接:「要過濾 要洗 都沒有亂來,如果這樣送出去的水,化驗不會通過,如果故障馬上處罰。」 做事學日本人謹慎態度,當年由土木技師「濱野彌四郎」,遵造英國老師巴爾登規劃,打造出台南水道。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長 黃文鍠:「1895年日本人來到台灣之後,他們發現整體的公共環境很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飲水,生活用水都是用地下水。」 屏科大土木系教授 丁澈士:「水源來自曾文溪,曾文溪在當時水質不是太壞,不過它在引水的設施 ,它分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取用伏流水。」 因此,台南水道,取用了附近的曾文溪,先到沉澱池,之後到快濾筒室,送出筒室,最後再到淨水池區。 這個階梯總共有198階,當時的台南水道,就是將過濾過的水,經過馬達,打到頂端的淨水池,之後輸送給大台南地區。 時任山上淨水場長 林信忠:「先把水打到高地地方,做一個調節壓力還有水量,用重力流送到就台南市。」 完整保留占地56公頃的水源地和淨水池區,其中一部分的取水設備和沉澱池,到現在繼續沿用。 這是地方是我們淨水設備的沉澱池 山上淨水場,目前由自來水公司使用,毛博玄的爸爸,也是台南水道的老員工,受父親影響,他自己也考進水公司。 山上淨水場股長 毛博玄:「常常跟我們講說,自來水的水量跟水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關係到人類的身體健康,或是生活習慣上的一些衛生安全。」 跟阿祖級的老設備不同,現在淨水場內全都自動化,因此民國71年 台南水道正式除疫,由烏山頭、南化及曾文水庫等淨水場接手。 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長 林國清:「豐水期盡量利用河川的水,把水庫的水存起來,如果在枯水期的話,河川水 沒有河川水,就把水庫的水拿出來用。」 水,滴滴珍貴,山上水道博物館教我們要飲水思源外,更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水資源。

文藝氣息之旅 薩克斯風博物館

台灣是舉世聞名的薩克斯風生產國,而全台薩克斯風生產重鎮,就在台中后里。這裡還有亞洲第一座薩克斯風博物館,館內不僅有靜態展示,還有動態教學體驗,與觀光工廠導覽。世界博物館日系列報導,帶您一同走訪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 來到台中后里,大型薩克斯風裝置藝術,映入眼簾,這裡是亞洲第一座薩克斯風博物館。 一進來的時候,有一種很大的新鮮感,就是專門在介紹薩克斯風。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展示各種工藝精細的薩克斯風,其中這把來自比利時,是鎮館之寶。 張連昌薩克斯風總經理 王彩蕊:「作為薩克斯風的博物館,我們一定要有收藏品,所以我們收藏到了,發明人薩克斯先生,所製造出來的,170年的樂器。」 還有創始人張連昌,親手打造的薩克斯風。照片裡,第三代傳人張宗瑤,當時才四個月大。 張連昌薩克斯風董事長 張宗瑤:「阿公就拿這支薩克斯風,讓我拿著,註定就是我們這一生,就是要完成這個任務。」 后里畫家張連昌,八十年前無師自通,打造台灣第一把自製薩克斯風,後代傳承,發揚光大。 每一把薩克斯風,有超過四百個零件,博物館附設觀光工廠,可以近距離了解製作過程。 張連昌薩克斯風技師 潘金豐:「要用燈來測試它,就像是水龍頭有沒有,水龍頭漏的話,就是要看它的密合度,組裝完成的薩克斯風,還要經過試音調校。」 參觀民眾如果想要學吹薩克斯風,也能親身體驗。 張連昌薩克斯風經理 何佳燕:「門牙是扣著 對 放在上面就好了,好 那下嘴脣往內包,下面的牙齒千萬不能碰竹片,專人教學,十分鐘就能吹奏世界名曲。」 張連昌薩克斯風總經理 王彩蕊:「來到這裡 我還滿希望的是,呈現了我們的故事,呈現了我們薩克斯風的美,最棒的是我們希望,來的人能夠體驗, 因此博物館裡,還設有音樂廳,人人都有機會上台表演。」 音樂家 亞諾德:「把這樣的一個非常經典,這樣的一個美 完整的呈現,由音樂傳遞到全世界,這是我們喜好音樂的朋友, 非常非常崇仰的。」 館內並結合環保概念,利用銅片廢料,發揮創意,做成各種裝飾品,連洗手檯也有巧思。 張連昌薩克斯風總經理 王彩蕊:「用了很多我們的元件,來做周邊的一些展示,甚至於我們的廁所 也是一個,會唱歌的一個水的流聲。」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的宗旨,是創造夢想,傳遞愉悅聲音。期盼讓更多人認識,這項動人的樂器。 張桂端 郭繼宗 台中報導

紙上旅行 台灣紙文化的搖籃

台灣唯一一家紙博物館-樹火博物館,就在台北鬧區,博物館的誕生,是30年前,執行長陳瑞惠對父親的紀念,想成全長春棉紙廠創辦人陳樹火,未了的遺願,裡面不只有造紙的體驗課程,也展示許多跨界美學的紙商品,邀請民眾,探索現代生活中,紙的過去及未來的萬千可能。 1950那時候, 台灣造紙的形態,看到大致上會使用到的機器樹火導覽人員 小歐攪拌棒 幫我們把纖維,就是平均地分布在水中,所以我們就先 ,攪散它,會用這個東西,下去撈我們的紙漿,之後呢,我們會放上這一條尼龍線,那這個動作,我們叫做覆紙,轉盤下壓的施力,水分全部壓乾,這個動作 ,我們叫它揭紙,博物館前身 ,是長春棉紙廠在台北的舊址,空間改造,30年後看來,依舊前衛,展示設計著重互動感,用科學實驗認識紙的特性。 樹火展示典藏組長 鄭靚勤:「比如說,看紙的吸水性,或是紙的韌度,直接手做的方式,去認識紙 這個題材,造紙 它取自於天然,這裡的原料,是特有的台灣風情。」 樹火展示典藏組長 鄭靚勤:「在樹火,你看到的造紙原料,是只有台灣的紙博物館,才看得到,因為它是取自於台灣的鳳梨 ,甘蔗 稻穀 ,還有香蕉葉的纖維,在樹火博物館 ,還可以親手做紙,將當令食材 ,打造成 造紙廚房。」 樹火教育推廣組長 許書慈:「要讓你們從頭到尾 ,知道它的過程,而且會自己做,從擷取纖維到烘刷 ,感受四季 紙張 與人的連結。」 學生:「手直接去摸到,那個纖維的感覺,你會可以感受到 ,它是你做出來的。」 樹火教育推廣組長 許書慈:「從原料的最一開端 ,然後到取纖的過程,看著它被拆解開來 ,然後再被重組成紙張,去看到整個比較完整的過程 。」 樹火博物館執行長 陳瑞惠:「看不到的 ,紙張的功能,我們就一一地呈現給你,讓更多人來認同這個東西,因為它就是一個好東西,它本身就是 ,就是大自然裡頭 ,所產生出來的東西,我們只是 用人為的因素,再繼續把它轉換成,跟生活那麼連結。」

文化薈萃 承"纖"啟後

博物館知奇系列報導,今天到台中,認識全國唯一的纖維工藝博物館,透過導覽、DIY,讓大家對纖維工藝有更深的認識。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長 郭敏慧:「纖維,在古今中外的文化裡面,多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所謂的植物纖維,從至古至今的草編、竹編,然後藤編,然後其實我們都很熟悉,一直到我們動物纖維的蠶絲、羊毛、兔毛、當代的再生纖維、機能纖維。」 從傳統到未來,華麗派對常設展,訴說纖維文化。 牆上介紹各種纖維,光看的理解不夠。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導覽組長 張若琪:「你們可以找找看,你想要摸什麼東西。」 參觀小朋友:「軟軟的很舒服,有的很粗糙,有的就比較軟。」 不同纖維,不同質感。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導覽組長 張若琪:「看一下這是什麼纖維,長相像什麼?鳳梨,對這是鳳梨纖維。小朋友可以了解,這個纖維它的特性是什麼,它的材料是從哪裡來。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DIY推廣組長 葉秀娟:「差不多一百五十公分,你的手臂長。」 了解纖維種類,進一步還有DIY課程。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DIY推廣組長 葉秀娟:「我們把它對摺, 我們要先取中間點。經過DIY,小朋友的腦子就會動得靈活,比較快,那他的想像就會有很多的無限空間。」 以纖維、時尚、綠工藝為發展目標,積極向外推廣,大元國小畢業美展合作策展。 大元國小學生 洪妤蓁:「植物那它染出來的布,然後再用壓克力顏料 ,用紙再把它印上去, 就有這些紋路。」 纖維跟生活密不可分,橫跨工藝和藝術。 要傳統工藝保存者 劉千韶:「那我現在繡這個技法,就是比較屬於抽象的技法。」 一針一線,交織出濃厚情感,64歲的人間國寶劉千韶,精通各種刺繡。 要傳統工藝保存者 劉千韶:「這是一棵樹啦,樹裡面我設計花啦。」 落羽松上開滿花朵,裡頭藏有七種技法。 要傳統工藝保存者 劉千韶:「有一個緞面繡、長短針、放射線繡法。」 創作長達四十多年,透過研習班技藝傳承,上課嚴謹,對美感有獨到堅持。 要傳統工藝保存者 劉千韶:「我那一天晚上繡了五個鐘頭,結果隔天來,老師全部把我剪掉了,天啊,我不知道他繡了那麼久,但是我看了就是不是很ok。」 一針繡不好,剪掉重來,嚴格要求,替學生們打好打穩基礎功。 館方典藏工藝家作品,協助技術傳承,未來期盼引領更多人,進入纖維工藝的生活時尚。 文字撰稿:黃子玲 攝影剪輯:郭繼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