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電視
~
新聞
節目
最新消息

守護美麗家園,花蓮兩隊水環境巡守隊-海腳印水手隊、CEPO水守隊,這群青壯年們,總是深入海底清除垃圾,但其實有一定的危險度,因此在水中的溝通技巧與默契,相當重要。從海底撿回的資源回收物,若要再生再製,需要花費高成本、時間,過程繁複,環保科技廠能化腐朽為神奇,把垃圾變黃金。

海底廢棄物超乎想像

花蓮海岸線總長124公里,有天然美麗的斷崖景觀,緊鄰廣闊的太平洋,好山好水,常是民眾休閒遊憩的好所在,但現在花蓮的海岸及河川,開始也有了廢棄物,而且還不少。跟隨專業人員與志工隊,一起潛入花蓮的海域,以及四條溪流,來調查,這些垃圾從哪裡來?又有多少? 大海,是魚兒生存的家,而在花蓮的海域裡,也有美麗的珊瑚礁,但現在,卻纏繞了漁具漁網。 海腳印水環境巡守隊隊長 潘文欽:「事實上,整個海水下面,還有很多,非常非常多的垃圾,傳統裡面,非常多的觀念裡面,海拋之後,我可能就看不到,事實上,垃圾,一直都存在。」 人類製造出來的垃圾,進入海洋,就是海洋廢棄物,簡稱海廢,而這樣的危機,其實正發生在你我的周圍。 花蓮縣環保局副局長 饒瑞玲:「那我們從最近的一些,不管是海岸線,或者是海底垃圾的一些撈出來,都可以發現到,目前在花蓮的海岸線,已經被這個海洋垃圾,有一點,被攻陷。」 要解決海廢問題,追本溯源就是重點,花蓮縣環保局,啟動海底垃圾調查計畫,一年分四季,邀請志工隊,調查七星潭及石梯坪海域,以及花蓮四條溪流,美崙溪、吉安溪、花蓮溪以及秀姑巒溪。 「我們其實在沙灘邊就可以看到漂流木,漂流木裡面就挾帶大量垃圾。」 為了要讓調查結果更準確,先用捲尺拉起50公尺的距離,左右再拉開各5公尺,形成500平方公尺的帶狀,在範圍內撿拾垃圾,最後進行分類,統計數量。 台境企業公司專案經理 陳元憲:「類似一個採樣的範圍,就把它局限在那裡面,就是有點,比較標準化,就是說我下次再來做的話,我也是用這種方式,採一個50公尺的距離,就會比較有系統性的調查。」 進行一年期的調查後,統計發現,七星潭及石梯坪海域,多為漁具漁網及塑膠垃圾,而在四條溪流,僅僅是500平方公尺,這麼小的範圍內,垃圾數量,卻高達3,000多件,其中以寶特瓶、吸管、農藥罐等塑膠製品最為大宗。 台境企業公司專案經理 陳元憲:「是不是我們在回收,分類上,沒有做得很完整,所以才會讓這麼多垃圾,隨著我們的河川 ,到我們的出海口,甚至是我們的海裡面。」 根據調查結果,造成這麼多垃圾進入河川,流入大海的原因,其實顯而易見。 花蓮縣環保局副局長 饒瑞玲:「在秀姑巒溪的上游,因為有西瓜田農田,所以說有一些農民的丟棄的,一些塑膠袋都看得到,那在我們花蓮的吉安溪,跟美崙溪 ,是經過都會區,看得到的部分,也是飲料罐,非常多。」 溪流岸邊遍布垃圾的現象,讓以往天然的美不復存在,也反倒成了,大自然最悲哀的景觀。 採訪撰稿 楊艾庭 攝影剪輯 鄭勝銘 劉泓志

在地環保艦隊 有如電影水行俠!

垃圾這麼多,由誰來守護?花蓮當地形成了,環保艦隊,守護花蓮的水環境,上山、下海,過程的危險與難度,因為他們為環境的那份願心,通通不再是問題了,今天帶您來看看花蓮兩隊水環境巡守隊-海腳印水手隊、CEPO水守隊,看看他們在海裡、在河流的中上游,守護的英姿,有如電影水行俠!

循環科技再發達 都不如源頭減量使用

海洋廢棄物的議題,促使大家在生活中也開始動手作環保,但以一般民間管道而言,實際上這些回收物最後去了哪裡?資源回收物若要再生再製,需要花費高成本、時間,過程繁複,今天帶您來到環保科技廠,來看看垃圾變黃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