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電視
~
新聞
節目
最新消息
慈濟人動員救災,蓋大愛村及援建51所希望工程中小學,如今屆滿二十周年,證嚴上人慈勉大家「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回憶就是教育,驚世的災難,警世的覺悟,戒慎虔誠祈求天下無災難。

時時莫忘 921二十載蛻變重生

1999年921大地震,今年屆滿20年了。那年災難之大、災情之重,雖然,傷痛會令人崩潰,但傷痕,卻會讓人更勇敢。今天起,大愛新聞推出系列報導,和您一起正視我們一起歷經的痛,也提醒自己,勇敢面對歷史痕跡,繼續前進。第一集帶您看到台北東星大樓受災戶陳建力的故事,一起了解這20年來的變化,以及我們該如何面對天災。 在921地震倒塌的東星大樓,歷經了十年,在2009年才重建完成,它是地下兩層,地上14層的建築物,目前住戶高達90幾戶。 20年前,一陣天搖地動,台北市東星大樓應聲倒下,造成87人死亡,105人輕重傷,回憶大地震當晚,老住戶陳建力還待在五分埔的眼鏡行,僥倖躲過地震摧殘,但媽媽、弟弟不幸喪生,擔任大樓管理員的父親,手腳嚴重骨折。 東星大樓受災戶 陳建力:「我在開店開眼鏡店,人在外面 (當時)在看電視的時候,我老婆也懷孕,就是一陣搖晃,我們隔壁鄰居說,你們家倒了,倒了之後我過去看 一直哭啊。」 手裡的信件始終沒有拆開,收件人是弟弟,熟悉的地址,是最溫暖的家,更是天倫夢碎之地。目前,陳建力搬到新北市汐止定居,大地震後帶來的後遺症,隨身攜帶手電筒,也不敢住1樓以上的房子。 東星大樓受災戶 陳建力:「我租房子買房子,或是說以後要看房子,我還是喜歡住一樓,要跑比較快啦,(還)會有一種 一種陣痛的心。」 經歷悲歡離合後,陳建力重新站起來,當前,擔任國道事故排除人員,屬於高風險工作,但他說人生無常,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而至今,同樣活在恐慌中的,還有她。 921地震受災戶 謝寶珠:「消防(隊員)去救我們的時候,我們從13樓下樓,這樣一層一層跑,我們跑到哪一層就會說,這是哪一層樓了,我感覺說那一段路有夠長。」 那年大地震,不只震垮東星大樓,還波及旁邊豪門世家大樓。當時,謝寶珠跟家人,好不容易逃了出來,驚慌中,一股穩定的力量,暫時安住不安的心。 921地震受災戶 謝寶珠:「感覺說,心裡真的有夠難受,然後就慈濟,慈濟發給我一瓶礦泉水,還有補助金,急難救濟金5千塊,我就加5千塊,等於一萬塊再捐回去。」 大地震因緣,謝寶珠認識慈濟,幾年後也成為慈濟志工,對於天災無情,有著深刻體悟。 掀開歷史傷痕,1999年9月21號凌晨1點47分,好多台灣民眾,被劇烈震動驚醒,規模7.3強震,許多建築難逃劫難,超過兩千人死亡,八千人多人受傷。這次大地震,是台灣最長的「車籠埔」斷層活動所引起。 地震,經常在斷層面上發生,就像一個等待機會的刺客,一旦時機成熟,就會釋放能量。中央研究院地科所統計,1999~2018年全球規模7以上強烈地震有318起,只是,2010年開始,規模7以上地震,都超過20起,顯示地震規模變大。 中研院地科所兼任研究員 汪中和:「(地震)發生的規模其實有變大,過去一年要發生規模8的地震,其實平均大概一次,但是現在一年有兩次,也就是說不管是,規模7規模8的地震,它要蘊含的能量,孕育的能量其實是非常大的,但是現在我提供能量的背景看起來,在提升。」 中央氣象局統計發現,台灣來說,1999年以來,有感地震次數明顯增加,2009年以後平均高達6百次,是10年前的10倍以上。學者提醒,這代表地殼蓄積大量的熱能,需要藉著地震「釋放能量」。 中研院地科所兼任研究員 汪中和:「斷層就是一個破裂面 這個破裂面 在過去溫度低,地下水不是很活躍的時候,它是死的,它是固定的,但是現在如果地下水它,因為受熱,它變得比較活躍,然後它會膨脹,它會讓原來不活動的介面,現在因為潤滑的作用,有活動的可能。」 地球暖化,是否會造成地震頻繁發生,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然而,地球是不是進入地震活躍期呢?科學界也沒有統一定論。 中研院地科所兼任研究員 汪中和:「我們所有的自然災害,都可以事先透過觀測系統,有預警,我們的高溫,我們的颱風,我們的長浪等等,只有地震我們在目前為止,無法預測,也沒有辦法事先告訴大家 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深度又什麼規模,會發生下一個地震,所以地震一來的時候就是,讓你措手不及。」 儘管現今的科技,無法預測地震何時發生,但透過地震後,留下的種種痕跡,以及資料分析,人們才會意識到,原來地底下,有這麼多的潛在危機,也提醒我們,莫忘天災帶來的慘痛教訓。 林國新 文字撰稿 林文森 攝影剪輯

九二一血淚教訓 檢視建物結構

921大地震,許多房屋倒塌,從歷史資料分析,偷工減料是一大原因,過去,台灣建築法規標準較為不足,但1999年公告修正了「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也就是說之後設計的建築物,要有相當的耐震能力,之後,政府更逐年修正,對於抗震要求更嚴格,重新制定抗震係數、以及抗震標準,如此一來,對民眾的生命財產,確實比較有保障。 博士的家受災戶 李國民:「那天的地震是這樣,因為我是住A棟嘛,這棟C棟,它是咚咚咚,搖搖搖 這樣就倒下來。」 走進新莊博士的家舊址,921大地震老住戶李國民,親眼看著家園傾倒,12層大樓從2樓折斷,斜靠在隔壁公寓,造成43人死亡,130多人受傷。李國民認為:地震,固然是天災,但建商也有責任。 博士的家受災戶 李國民:「921(地震之前混凝土強度)法規是3千噸以上,結果它是從7百噸,跟2700噸而已,沒有一處合格的,所以這可以說嚴重偷工減料。」 混凝土強度不足外,梁柱還缺少箍筋,因此住戶對建商提出訴訟,好不容易在2004年,以都市更新名義重建完成,是921地震後,第一座重建完成的住宅大樓。然而,類似事件還出現在2016年2月6號的美濃地震。 那天是小年夜,規模6.4強震衝擊,維冠金龍大樓倒塌,115人罹難。檢方調查發現,大樓結構分析設計錯誤,加上偷工減料嚴重,大幅降低建物耐震力。 打造類似維冠金龍大樓的建築物模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南實驗室,運用地震模擬振動台,進行大型結構實驗,並且和紐西蘭、印度專家攜手合作。 雲科大營建工程系教授 李宏仁:「8米乘8米的振動台,這一座振動台最大的特性就是,它可以有非常大的震幅,以及非常高的速度,所以它可以模擬所謂近斷層的速度脈衝。」 白色建築物,因為建築結構出問題,一樓梁柱、及隔間少,形成所謂的「軟腳蝦」形勢,建築物頭重腳輕,一旦遇上強震,可能帶來不小的破壞。 雲科大營建工程系教授 李宏仁:「它的隔間牆壁又突然間增加很多 所有的破壞,就是集中在一樓的基底樓層,那就是更容易讓這個房子 坐(垮)下來。」 想杜絕悲劇再發生,人民要警覺,政府也得有作為。921大地震,催促了台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房屋的耐震設計,必須拉高到6級以上。 雲科大營建工程系教授 李宏仁:「當時的法規標準是比較低的,那經過斷層的位置,探勘各方面,那我們現在的耐震標準,相對於過去確實是提高很多。」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黃世建:「確實我們也認為,921(地震)之後蓋的房子,比較安全,你整個施工的品質,自發性還有監造都抬高了,所以施工品質確實有比較好,第三個就是說,民眾確實覺得的地震安全很重要,所以他在買房子他在採購,還有就是整個,我們行政體系這個地方都強化。」 從天災中學教訓,尋找致災原因,因此新建築、公共設施的量體與設計,需要更加審慎評估,以及融入新技術。 雙手合掌造型,象徵為台灣祈福,位在台北信義區南山廣場,樓高272公尺,和台北101相輝映,是台北市第二高樓。只是,台灣地震及颱風頻繁,安全性成為摩天大樓最重要的考量。 結構技師 姚村淮:「在我們地震法規上,你要把地震的考慮的實用性 考慮地震的設計力,要提高25%,240gal是屬於地震5級,那我們再提高25%以後,就變成300gal了,300gal就落在6級。」 高樓層地基要穩固,待起來更要舒適、不能有暈眩感,因此南山廣場在44樓,分別裝置兩組250噸阻尼器。 透過簡易模型來看,阻尼器就是一顆大圓球,好比護身符一般,大樓振動幅度會快速地降下來。 結構技師 姚村淮:「大概就是我設計的地震力,最大啦,475年的地震力的3分之1的情況下,那顆鐵球是可以自由擺動的,它擺動就是 我的大樓往左邊的時候,那顆大球晃右邊,把你這個大樓拉回來,所以比如說你要3分鐘,你這個大樓要地震的時候才會停的,我有了鐵球幫助,我只要大概45秒到1分鐘,我人就已經感覺地震波已經過了。」 經過設計師和結構技師,種種考量和設計,南山廣場獲得了耐震標章認證。然而,這樣的例子僅是少數,建築師直言,台灣的建築法修法要加快腳步,必須徹底落實第三方監造制度,安全才會更有保障。 建築師 羅興華:「派去監造的人,就是一般的工程師,那他對於很多東西,當在執行上有阻力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會那麼地堅持。」 建築安全全憑良心,如果為了眼前短暫利益,營造方、建築師或是結構技師,棄守職業道德,選擇金錢遊戲,犧牲的恐怕是無數寶貴的性命。 林國新 文字撰稿 林文森 攝影剪輯

山中傳奇小村吸取經驗 防震減災落實社區

會不會再發生一次921大地震呢?沒人敢打包票,但台灣,經過多次地震教訓,回頭檢視我們的防災意識,到底足夠嗎?在教育方面,921這天是全國防災,目前全台國中小學都有例行防災演練,政府也會發出國家級告警到民眾手機,期盼「事前減災」,發揮更大的防災效益。此外,在經歷天災的慘痛經驗後,已經有社區建構了智慧型社區,強調防災減災,這是在南投縣山區、水里鄉的上安社區,目前的上安村,居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他們說目前的生活環境真的是「尚安啦」。 社區牌樓傾斜超過30度,地上留下921地震難以癒合的傷疤,南投水里鄉上安村,過去是一座被天災襲擊的坎坷村落。 在水保局積極整治下,上安村徹底走出災害陰霾,以全新姿態,轉型休閒農業。並且,在部分地區裝設土石流監視器,透過即時災害訊息,進行避災和減災。 南投水里上安村長 陳永成:「所以最近這十幾年來(上安社區)都安居樂業,所以這裡的人,可以很專心在這裡發展產業。」 歷史不斷向前,慘痛經驗不能遺忘,防災觀念已經從村莊走向家家戶戶。 利用地震波的特性,在住宅大樓地板跟樓頂,裝設感應器,強烈地震波傳達之前,透過智慧連動設備,啟動室內LED燈條,並且關閉瓦斯、自動開啟大門,讓住戶避難防災。 國震中心研究員 林沛暘:「這邊只要偵測到地震,就會發出警報,你只要負責自己的安全就好了,你就依著燈光的指示,去安全的地方,進行掩蔽就好,其他的事情就交給電腦來處理就好。」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和保全公司,開發「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依震央距離的遠近,可爭取10秒左右避難時間。 以921地震來說,嘉義地區大約有11秒、台北可爭取到27秒預警時間,時間不長,但卻是救命的黃金秒數。 防災科技,讓民眾貼近科學家,想要傳達的事實,然而,針對防災,倒不如更深入分析地震史。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的「台灣地震模型」團隊,蒐集1973年到2011年上萬筆的地震資料,在2015年公布「台灣孕震構造發震機率圖」,分析顯示,未來50年,發生規模大於6.5的地震機率高達97%,圖中顏色比較紅的東部、和西南部,機率特別高。 央大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中心主任 馬國鳳:「把台灣44條活動斷層的長度,它的幾何還有我剛講的它的回復周期,它是3百年發生一次,還是一千年發生一次,它可能有很高的不確定性,但是至少有些數據,它是出來。」 公布機率圖後,政府、以及建商或許都很頭疼,因為勢必衝擊房價,不過,研究團隊認為,生命安全、企業,以及社會財產損失,比房價更重要。 央大地球科學系主任 馬國鳳:「不是在做地震預測,事實上我們是在教,如何面對你的危害度跟風險,你該怎麼準備,而這個準備,不是今天跟你講,你明天就做,這準備可能要5年甚至10年,例如說耐震規範 例如說老屋更新,耐震補強,如何說服民眾,開始注意這些事情。」 國震中心主任 黃世建:「其實它都是一個像體檢一樣,你只對都會地區,做一個體檢,那你就會知道都會地區的,脆弱的地方在哪裡。」 央大團隊還分析,大台北鄰近山腳斷層,未來50年台北發生規模6.6地震的機率,有20%,一旦發生大地震,將導致4千多人傷亡、4千多棟房屋毀損。 央大地球科學系主任 馬國鳳:「模擬山腳斷層,山腳斷層如果動的話,它在台北盆地會怎麼搖,有哪幾區它可能要,它的老舊房屋可能比較危險,甚至重要的道路,或是管線會不會有一些問題,都要事先先準備好。」 因為地理環境特殊,台灣必須與天災共存,為了減少災害傷亡,對於地震預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跟電信業者合作,提供CBS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 這是政府參考日本311地震作(做)法而建立的系統,也是全球第2個可將災害訊息即時傳到手機的系統。 9月21號國家防災日這天,有線電視台(業者)同步切換民眾的電視頻道到公共電視台,並播出災害模擬演習訊息。 消防署災管組長 冷家宇:「可能民眾對訊息來源不清,或訊息不明,這個時候,我們會希望有一個統一的,還有一個正式的管道,對民眾來播放,所以電視是我們這次採用的方式。」 災難常伴隨身邊,要把防災意識和知識變成每個人常識,與其事後救災,不如事前減災,否則可別怪地震來得太突然。 文字撰稿:林國新 攝影剪輯:林文森

防災升級 !重大複合性災情危機處理

長情二十系列報導,今天帶您了解到,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台灣在救援方面,從許多國家學習到新知,其中就是「橫向整合的重要」。之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消防署特種搜救隊陸續成立,如今,台灣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到國際上協助災難救援。 民安5號演習,號稱歷年來規模最大複合災害演習,動員了兩千兩百多人,日本東京都消防廳、神奈川安全防災局,以及韓國首爾消防災難本部多名專家,也到場分享專業工作經驗,進行國際交流。 首爾消防災難本部隊員:「我們在韓國災害演練的時候,也是會結合一些民間警察機關團體等等,有這種橫向的溝通聯繫非常地重要,所以我覺得很榮幸來參加這次新北市的演練。」 每個國家都有一套災害應變措施,台灣和國際救難單位密切合作,關鍵在1999年921大地震。 消防署副署長 謝景旭:「那時候我們台灣沒有搜救單位,沒有所謂的國際認證的搜救單位。」 大地震發生後,陸續有20國、38支國際搜救隊陸續協助救災,傳授許多寶貴知識,最特別的,就是搜救犬、和使用生命探測器。 消防署副署長 謝景旭:「本身我們只有一具生命探測器,而且是廠商的,那時候我們還鬧一個笑話,我們翻譯還問他,你這支可不可以滅火」 透過歷史照片,搜救隊運用生命探測器,在瓦礫堆中尋找受困者,如果距離夠近,探測器就有可能,聽到受困者心跳聲。20年後,這項救災利器,台灣各縣市消防局幾乎都有。此外,921國際救災經驗,也讓消防署在2002年6月,成立特種搜救隊。 消防署特搜隊長 梁國偉:「消防署特種搜救隊,一共執行了6次的國際人道救援,那本身6次國際人道救援裡面來講的話,我本身只執行過一次,就是在民國100年的時候,紐西蘭基督城發生了地震。」 每次任務都在跟生命拔河,搜救隊在做的,有不少都在斷垣殘壁中,尋找倖存者,如果,想減少類似事故發生,就得仔細思考建築禁得起地震考驗嗎?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黃世建:「其實對一般的住宅,如果耐震能力不足,最好就是去補強,補強的話,就像原先容器的容量很低,那我們去增加一些豎項的構材,就是我們增加一些柱,或是把柱的尺寸做大,再添一些填充牆進去,那其實某種程度,這些作為都是,讓這個容器它容量增加。」 老宅普遍抗災抗震能力不足,也缺乏完整安全設施,一旦災害發生,民眾生命財產,都面臨了極大威脅。尤其,公共建築一定不能倒,災難時,必須成為指揮調度和收容場所。 921地震後,政府開始推動「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但到了2018年兩萬八千七百多棟公有建築,只完成6成多。其中,教育部是該專案的大戶,因為921地震有293棟中小學全倒、或半倒,隔年2000年,實施了高中職以下校舍耐震能力提升策略。 花蓮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思源樓,建築歷史超過50年,是校園內僅存的老建築,更有校友的共同回憶。只是,一字形長條建築,加上梁柱偏細,必須補強才能繼續守護莘莘學子。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助理員研究員 楊耀昇:「平行走廊方向,跟垂直走廊方向,兩個方向耐震力其實都不是很好,所以我們用柱子把它擴大,用前後左右把它擴大的方式,其實建築物不管是這個方向的地震,或者是這個方向的地震,實都可以有效地去提升。」 花蓮東大實小校長 鮑明鈞:「今年完成了以後,碰到4月的大地震,都在耐震補強工程完了之後,然後我們去檢視校舍,沒有問題,也整個建築物上面,外觀沒有看到任何問題。」 增加結構,安全度也提升了,只是,經費需求龐大,各縣市政府財源有限,再加上公文往返費時,使得這項計畫嚴重落後。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黃世建:「所以真正能全面完成,要15年,只是它只照顧到兩萬六千棟校舍,可是你看台灣,有上百萬棟(校舍),所以說真的要去做這些事情,就是需要很大的決心跟毅力,要很長的時間,可能都是以40年為單位。」 對抗天災,台灣準備得夠不夠?日本和台灣,同樣地處環太平洋火環帶上,地震頻繁。 為了健全國家防災分工系統,1961年,日本制定「災害對策基本法」,構成完整的防災規畫體系,更從過去的強震中,經驗學習,把創傷化為重生力量。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黃世建:「日本的這個就是耐震化率,他們已經做到百分之90幾,所以他們也是在奧運之前,他們的耐震化率 就幾乎完成了,包含就是公有跟私有。」 災難不能遺忘,人們的防災韌性,都是親身經歷災害,逐漸建立的,展望未來,想想我們做好哪些準備,一定要有所作為,才不會傻傻地等待下一次災害發生。 文字撰稿:林國新 攝影剪輯:林文森

苦澀不安的日子 震慟中拔地重生

921地震,造成全台5萬1711間房屋全倒,5萬3768間房屋半倒,災後重建,百廢待舉。其中又以大樓集合式住宅,重建之路最為崎嶇。因為社區大樓動輒有上百戶,甚至數百戶所有權人,要凝聚共識,完成重建,必須克服種種困難。透過幾段小故事,來看看受災鄉親們,如何通過重重考驗,同心協力重建家園。 1999年9月26日,南投縣名間鄉上毅世家大樓,在921後規模6.8的餘震中,從原本只是傾斜,變成全倒。在山上老家避難的楊海棠,記憶深刻。 前社區更新會總幹事 楊海棠:「高雄的二伯,他看到電視,然後打電話到家裡,跟我們說,你們的大樓倒掉了。」 楊海棠跟先生,當年在一樓有個店面,經營鎖匙刻印的生意。 災後某天,她站在瓦礫堆旁看著倒掉的大樓,社區主委見她溝通有條理,邀她加入重建行列。楊海棠從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社區更新會總幹事,扛起重任。 前社區更新會總幹事 楊海棠:「做家庭主婦的時候,其實真的沒有人會去誇獎你,說你好棒,可是當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住戶肯定 會跟你說,你很棒。」 投入家園重建,前後將近五年。大樓完成後,更堅固更美觀的家園,在原地矗立,鎖匙店也有了嶄新的店面。鄰居有老住戶,有新朋友。 20年過去,楊海棠跟住戶們,在這裡安居樂業。回首當年接下重建工作,有學習、有付出、也有收穫,心中充滿感恩。 前社區更新會總幹事 楊海棠:「我覺得很感謝,我覺老天自有安排,20年在我人生裡面,就是很大一個段落。」 看著震災罹難紀念碑上,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林獻義感慨萬分,許多好朋友、好鄰居,已經走了20年。 東勢王朝一期大樓,在921地震時全倒,死傷慘重。原址現在是停車場,住戶達成共識,跟政府換地,另行重建。 前東勢王朝主委 林獻義:「就是硬頸嘛,跌倒就要爬起來啊,我們現在住得比以前安全,住得比較安心。」 前主委張憲文在當地開設養護中心,也是在921地震後,重新站起來。他不只投入大樓重建,因為這個養護中心就是長者們的家,一樣要趕快恢復。 前東勢王朝主委 張憲文:「社區裡面的資源,其實連結很重要,怎麼樣把它連結,然後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 東勢王朝一期大樓,是災後第一個以地易地重建案,20年過去,現在仍是東勢最具規模與指標性的集合式住宅。不過不是所有家園,都能在災後迅速重建。 租來的房子裡,牆上貼著自己印的教材,阿美族原住民陳玉蘭一有機會,就教孫子孫女講族語。 阿嬤:「這個是剪刀。」 時間回到921地震那年,一群來自花蓮台東、在台中工作的阿美族原住民,租屋毀損。政府撥地,暫時安置。 花東新村理事長 陳玉蘭:「原來的工作就是做板模嘛,就拿工地那邊,有些老闆就提供我們一些材料,就自己在那邊自力造屋了。」 災後,原住民自成聚落,但板模搭的房子,只能勉強遮風避雨,生活環境差,安全顧慮多。 自強新村理事長 連秋江:「颱風半夜頭目還要起來宣導,說小心喔,把你們的家綁好,等一下會被吹走,還好都沒有火災。」 61歲頭目連秋江,現在還在做板模工。前年花東新村跟自強新村拆除後,大家就四處租屋工作,等待重建。 族人四散各地,花東新村理事長陳玉蘭協助承租農園,工作之餘,大家來這裡種種菜,凝聚感情。 阿美族頭目:「到這邊聊聊天,看有什麼事情,大家好相處,好聯絡啦。」 拆除後的霧峰區花東新村,跟太平區自強新村,圍起圍籬,台中市政府與慈濟基金會合作,要原地重建。 慈濟營建處中區主任 張正助:「這兩個社區都各設置,有一個活動中心,聯外的道路也有景觀,就是讓他們有一個,比較好的居住環境。」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碧玉:「兩個村,95戶,可以讓這些原住民,可以在這個地方落戶,或許未來,假設他們的生活安定了,也可以造福人群。」 災後家園重建,集合式住宅意見分歧,是最困難的一環。喚起社區意識的參與感,凝聚居住共同體向心力,一個個共生共榮的大家庭,在希望中重生。 張桂端 楊俊亭 報導

震災後重建校園 學習與環境共享資源

九二一地震全台灣有上千所學校毀損,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校園都位在南投和台中,問題最嚴重。當時有293所全倒學校需要重建,由教育部委託營建署,顧問公司,還有一些是地方政府自辦重建和民間認養。教育部同時也推動新校園運動,許多年輕建築師投入是關鍵,校園由冰冷建築轉型成結合自然環境,在地人文的開放空間,二十年過去,這些校園現在是什麼樣貌?當年設計台中石岡土牛國小的陳永興建築師,跟著我們回到土牛,他感動地說,很開心能看到孩子燦爛的笑容。 校園是孩子探索、學習的樂園,他們有上百個愛上學校的理由。 最喜歡學校 教室旁邊的空地,坐在那裡吃餅乾和聊天。 台中石岡土牛國小,鄰近大甲溪,校舍在大地震中全毀,由日本象設計集團的陳永興建築師規畫重建。 水牛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陳永興:「整個團隊,拉到石岡這附近,做環境的觀察,譬如說山跟水,這裡有一個大甲溪,還有附近的丘陵 還有八寶水圳,在石岡地區,是非常重要的特色。」 保留穿越校園的八寶圳,採用迴遊式建築,把校園空間還給學生和老師。 水牛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陳永興:「所有的教室,圍繞著中庭,所以動線都是相連結的,也有戶外樓梯,直接走到中庭,讓孩子他不會純粹在室內,延伸到半戶外到戶外,甚至學習的環境,跟老師的互動關係,都會不期而遇,好像是一個學習之旅。」 這裡7成是客家人,客家文化發展,成了土牛的教學亮點。 土牛國小輔導組長 劉宏釗:「老師也很願意投入,所以我們客家歌謠的比賽裡面,也是得到很好的成績,能夠跨出小鄉鎮,去接觸大的環境,開拓新視野。」 採用的不是頂級建材,但因為建築團隊的用心,施工品質優越,得到小型工程類金質獎,在293所重建校園中,第一所完工,五個半月就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到新教室上課。 地震使得全國1500多間校園毀損,其中有293所校園全倒,教育部擬定校園重建計畫,分成四組,占比最高的地方政府自辦,就有122所。 鹿谷的內湖國小,全木造的建築,被譽為是全國最美的森林小學,但重建時因為校地問題,一再延宕。 前內湖國小主任 錢聰卿:「學區百分之95的土地,是屬於台大實驗林的土地,他們很堅持,為了安全起見,非常不希望我們到山坡地建校。」 期間上百次陳情,勘查,溝通,一直到地震後第五年,才完成重建,是最後一所完工的校園。 校園裡保留直徑30公分大樹,生態豐富。 前內湖國小主任 錢聰卿:「培養一個自然生態教學,小朋友,能夠認識每一種植物,包括苔蘚類對昆蟲也都認識。」 亞新顧問公司也承接22所校園重建工作,位在梅山群峰下的梅山國中,從設計、規畫到建造,都由亞新一手包辦。 亞新工程顧問公司正工程師 張明順:「那個時候,你必須有熱情,就是要快速,品質好,使命必達,就這麼簡單。」 校園呈現ㄇ字型,像是一座守護師生的堅固保壘。 梅山國中校長 黃俊傑:「主體結構很堅固,很有安全感。」 山區孩子體能好,學校鼓勵學習各種運動項目,成績亮眼。 重建校園的過程,民間認養也是一大助力,慈濟基金會也沒缺席,位在霧峰的桐林國小,2012年招生不足面臨廢校危機, 桐林國小校長 姜韻梅:「我們在這裡領,教學卓越,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在這邊先謝謝評審團,對桐林國小的肯定,讓桐林被看見也謝謝慈濟希望工程的陪伴為我們桐林奠下良好的基礎。」 師生共同努力,結合社區資源,這間山中小學,獲得107年度全國教學卓越金質獎。 地震後,教育部推動新校園運動,年輕的建築師投入,成了關鍵的角色。 水牛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陳永興:「能在有限的校園裡面,如何創造孩子跟環境的自然的關係,孩子他不要被,關在教室裡面,他能夠走出教室,任何一個地點,都是可以學習的地點。」 校園是家的延伸,有溫度空間,能聽見孩子們具有穿透力的歡笑聲,回首20年,政府民間力量攜手合作,這場校園變形記,可以說很成功。 江麗君 林鑫宏 楊俊亭 台中報導

各地志工串連愛心 受災鄉親勇敢重生

921地震後,台灣人以行動力,勾勒出台灣愛心地圖。有一個團體叫做台灣寶島行善團,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他們為困難家庭修繕房屋,成員來自全台各地。行善團起源於921,就連他們的卡車車牌,都藏有心意。 5921、5921,每一輛承載著愛的車牌,都是5921。 寶島行善團理事長 黃國峯:「就是希望,不要再有921這個地震的事情。剛開始是因為921(地震),要幫助那些受災災民,告一段落,剩餘人力關懷弱勢家庭。」 行善團員 賴新枝:「我從高雄,我是社區大學講師,在教編織。」 行善團員 陳美君:「我住台中大里,我平常是做牙醫助理 。」 行善團員 吳世昌:「我來自台北三重。」 行善團創團元老 林訓然:「我來自台中,我從事壽險業 。」 行善團員 李彥澄:「我來自苗栗頭份,是在科學園區服務。」 台灣寶島行善團員來自全台各地,20年來服務將近500戶,完全透過網路報名,投入志工超過3萬人次。 行善團員 陳美君:「台灣需要幫助的人其實很多,不可能政府每個都去幫助到。」 新竹峨眉王先生和86歲母親相依為命,老屋破舊無力整修,數十年來無解的困境,叫母子倆感到絕望。 沒想到,不用花半毛錢,從材料、人力,到工具設備,非親非故這群人全都準備好,用三個星期六個假日完成修繕。 受助屋主 王先生:「就是因為不認識,覺得這個才珍貴,大家肯願意付出那麼多,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去形容他們的愛。」 網路公告出團地址和案家需求,沒有年齡性別限制,行善團自由到不問來處,想了解這分愛如何凝聚20年不散,我們進行問卷調查。 在回收九成的樣本中,團員男女比例6比4,80%是41到60歲的中壯年,高達八成九(89%)平日需要工作,僅有的休假喘息日,他們卻義無反顧地付出,這當中又有超過半數(54%),職業領域和修繕房屋完全無關,是出於一分完整無私的愛,不會也能學到會。 行善團創團元老 林訓然:「我是覺得無私,他們大家都願意奉獻,不要有太多自我 。」 寶島行善團理事長 黃國峯:「我不認為我是給予或是施捨,我是跟他們分享。」 受助屋主 王先生:「感覺越來越有希望。」 行善團員 李彥澄:「所以這種動力會一直讓我們持續想來參與這個工作。」 太陽下山光線暗了,帶著一身疲憊,在附近找睡覺的地方。灰頭土臉坐在地上吃飯,盥洗衛浴也不用心存期盼。體力透支,大通鋪就能睡,夜幕低垂,明天還要繼續…. 龍眼林社福協會總幹事 廖振益:「我那時候(921地震)當村長,看到很多老人家坐著這樣發呆,不然就這樣呆滯,所以我那時候覺得老人家危險。讓村子裡的人有東西吃,不會發現吃的問題。」 能走出來一起吃的就共同開伙,不能出來的,他騎車挨家挨戶送便當。 中寮鄉民 陳美花:「有有,都吃便當,不然我也沒有辦法。」 從一個村,擴大到一鄉(中寮)18個村。 龍眼林社福協會總幹事 廖振益:「以前最多的時候,一餐是送四百個便當。」 20年,每天兩次,累計送出超過200萬個便當。 龍眼林社福協會總幹事 廖振益:「要讓這些送餐員,可以一天看兩次,了解他的身體狀況。」 921地震愛心湧入重災區中寮鄉,世界展望會在這裡興建四百多間組合屋,有棲身住所之後,廖振益接著想到心靈重建,他陸續成立木工班、電腦班。 中寮鄉民 李稱智:「成立一些(課程),讓受災災民不要想太多,對我以後的工作幫助滿多的。」 在那個還沒有長照2.0的年代,他已經在做長照。 龍眼林社福協會總幹事 廖振益:「所以我也不知道什麼名,就叫老人日托,90幾歲先舉手。」 沒有學過長照,卻讓長壽村充滿笑聲,沒有營建專長,卻能蓋出拯救人心的好房,長達20年的關懷,起於921,行善效應至今,持續傳遞擴散。 採訪撰稿 李雅萍 攝影剪輯 楊俊亭

感念救難英雄 災害搶救強化專業

921當年,人們紛紛從倒塌建築物逃出,有一群人,卻是想盡辦法要進去,他們是來自政府或民間的救難隊員,南投一位73歲的救災阿嬤,是紅十字會志工,也是地震受災戶,將心比心,20年來出生入死,維冠跟花蓮地震,都有她的身影,另外,921震出救災裝備跟技術不足的困境,除了增添設備,官方將人員送往國外受訓,震後十年,成立消訓中心,孕育更多救難英雄。 救難人員就拉我們一把,我們就這樣爬上來,就爬到一樓這邊,回頭望一下,很感恩他們,非常感恩他們。 在工廠上班的陳美英,一家四口,921受困12個小時,若不是無名英雄們,奮不顧身搶救,孩子哪有機會長大,全家又如何重生。 掌聲響起,孫氏兄弟被從東星大樓救出。 消防署特種搜救隊中部分隊小隊長 張溫宗:「24小時一直輪班,在工作的時候,心理跟身體的疲累,已經到最高點,他救出來,確實對我們,都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奇蹟,振奮人心。可惜,救災碰到的更多是,遺憾。 消防署特種搜救隊中部分隊小隊長 金國旺:「我最深刻的是,他說麻煩你們把我拉出來,(意識)模糊到有點歇斯底里,到他沒有力氣而離開了。」 地動山搖,金國旺跟張溫宗,一個在台中,一個在台北,他們見證,當年,救災機具、技術,都比不上國外。 外國搜救隊對話:「我們同事想要跟您學習,我們沒有這些設備,(這是一部分),(還有另一部分在那裡)。」 消防署副署長 謝景旭:「危機就是轉機,(921)它是一個分水嶺,開始去省思,開始去檢討。」 消防署特種搜救隊中部分隊小隊長 張溫宗:「攝像頭接出來外面的螢幕,這個攝像頭的前面,會有燈光會有麥克風,我們甚至可以跟,直接跟受困者對談。」 設備與時俱進,人員出國受訓,以及,震後十年,位於竹山的消防署訓練中心啟用,是養成救難英雄的搖籃。 消防人員:「我這時候已經感覺到,一個氣流熱流,往我這邊過來了。」 消防署危險物品管理組組長 李明憲:「救災這個東西,就好像十年磨一劍,有時候器材只是硬體,最主要人的經驗是最重要的。」 921後,搜救犬培訓,開始被重視,他們能追蹤細微氣味,在大範圍災難現場,迅速判斷,有沒有生命反應。 消防署特搜隊搜救犬小組教官 蔡百修:「我們希望牠在30分鐘之內,要確認1200平方公尺,高低落差有4公尺的場地,要確認有沒有生還者。」 搜救犬出生入死,是危急時刻,最佳夥伴。 救難人員:「妹妹,妳跟叔叔講話好不好,妳叫什麼名字 (我手卡住了) 。」 2016年2月,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一個嬌小的身影,抱出受困孩童,誰也沒想到,那位救難人員是73歲的阿嬤。 紅十字會南投支會志工 林美霞:「維冠是熱 去四川(救災),哇,怎麼會都沒水,我很會流汗。」 紅十字會南投支會志工 許月嬌:「很不容易,第一個就是你的膽識,已經超過一般人了,她都不會考慮到自己,她都是,我要趕快去救人。」 40年前,孩子曾意外溺水,林美霞體認到急救的重要,加入紅十字會,她家住埔里,921災情慘重,至今難忘。 紅十字會南投支會志工 林美霞:「講到(921) ,你真的心都在痛,我說我能動 ,我一定要救更多的人,我還能做。」 有過受災經驗,更明白苦痛,這分初衷,是林美霞救人的動力,這位台灣年紀最大的救難隊員說,哪裡有難,哪裡就有她的身影。 郭苑玲 採訪撰稿 郭繼宗 廖學信 攝影剪輯

愛無國界!台灣有難 八方馳援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來自二十幾個國家的搜救隊伍向台灣伸出援手,其中包含來自土耳其的民間救援組織AKUT,一他們參與台灣救災的同時,台灣慈濟也在土耳其進行地震後的援助工作,兩邊都是地震造成大災,患難情誼就此而生。 時任大愛新聞記者 陳竹琪:「那是一九九九年八月中旬,土耳其地震,我們去賑災的時候認識了當地的AKUT救難隊,沒想到一個月後,我在台灣又遇見了他們。」 九二一受災民眾 廖素英(1999):「我一直想說我母親還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真的很可憐,我們兄弟姊妹也相處得很好,我先生也還有很多事情我還沒交代,我總覺得我,好像很多事情都沒有做。」 來自土耳其的民間救援組織 AKUT ,在彰化富貴名門大樓搶救廖素英。 AKUT搜救隊成員 雅克更卡:「我們一直在地下室搜尋,發現有一位女士被困在倒塌的瓦礫堆中, 好不容易,總算把她救出來。」 AKUT搜救隊成員 費儒敦:「她受困在地下室,我是一個醫師,我知道在救她脫困前,我們需要給她一些電解質。我抓住她的手,我什麼都看不到,我用頭燈照了幾秒鐘之後,就像這樣,我看見了她,開始給她營養補給。」 十幾位救難隊成員都是第一次來到台灣,在殘破的樓房前,跟時間賽跑與死神拔河,向天祈求,多一點機會。 AKUT搜救隊成員 阿塔爾:「我記得災區很多桌子上放滿食物,很多志工在服務,非常有組織,而且很有效率,一邊是倒塌的樓房,一邊就是後勤中心,運作得非常好,這些都讓我印象深刻。」 AKUT搜救隊成員 努爾金:「我們要離開的前一天,一位女士走向我,她抱著我哭,她說她昨夜做了一個很清晰的夢,夢見懷孕的妹妹還困在裡面,但我們找到一雙嬰兒鞋,我不知道對那位女士來說,是否太遲了,但那雙嬰兒鞋對我來說別具意義。」 救難隊員眼中的台灣,在大災難前,悲而不怨,痛卻仍懂得感恩。 AKUT搜救隊成員 埃姆瑞:「巴士外面擠滿人潮,他們都微笑並且揮手,他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道謝,我印象中的台灣民眾都很友善,面帶笑容。」 縱然九二一的痛撕裂心扉,救援千頭萬緒,但在此同時,慈濟援助土耳其地震的重建工作並沒有停止。 時任台灣駐伊斯坦堡貿易代表 黃文榮:「我記得台灣社會有討論說台灣也有急難了,我們原來答應給土耳其的賑災承諾,或土耳其人有些擔心,賑災承諾會不會過來 ,因為台灣自己也遭遇困難,我記得慈濟朋友告訴我說 ,上人說我們答應給土耳其的,我們一定要履行,因為他們跟我們一樣受難,所以這點也是讓土耳其人很感動的。」 台灣與土耳其,同處地震帶,同樣從滿面塵土中站起來,因災難而相逢,患難之交,不曾相忘。

你還好嗎?134名孩子一夕之間成孤兒

921災難拆散許多家庭,那段時間,有134位孩童,失去父母,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20年過去後,他們過得好嗎,心底的創傷,是否已經癒合,來看我們的報導。 921遺孤 蕭卉羚:「我根本沒有記憶去看到,只能從照片看他們,思念淚水,再次滑落,父母同時往生,卉羚有記憶以來,是阿嬤細心呵護陪伴,年年為自己慶生,阿嬤務農,總是帶著她。」 921遺孤 蕭卉羚:「(三輪車)坐十幾年了,國小的時候,就是會這樣想,坐這個很奇怪,就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三輪車上的少女,幾年前,害羞又靦腆,如今二十歲,剛從護理科系畢業,準備迎接新人生,更成熟、勇敢。 921遺孤 蕭卉羚:「(現在)比較釋懷,我有阿嬤,阿嬤就像媽媽。」 921遺孤 蕭卉羚和阿嬤:「你那時候長頭髮,頭髮捲捲的。」 總是想辦法逗阿嬤開心,因為老人家也承受著,失去兒子媳婦的痛。 蕭卉羚的阿嬤:「每天都這樣講,叫我要聽她的話,顧好眼睛,不要曬太陽。」 921遺孤 蕭卉羚:「從小她就把我拉拔長大這樣,就是很感謝她,沒有她沒有現在的我。」 老房子被震垮,只剩荒煙蔓草,幾步之遙,外人看來,陳舊的拼裝貨櫃屋,在卉羚眼裡,永遠看見的,是家的模樣。 921遺孤 王黛儀:「我記得好像有哭到,有一段時間,是沒有聲音,就是講話要用比的。」 921遺孤 王呈豪:「其實有被人家嘲笑,那時候心裡還滿受打擊,記憶中的舊家,成了陌生的工廠,當年,王呈豪跟姊姊,都是小學生。」 921遺孤 王黛儀:「這我,然後,我弟,然後我爸跟我媽。」 再自然不過的稱呼,王黛儀口中的爸媽,是有養育之恩的老鄰居。 蔡成圭:「我本身做工事有認識,有工程有鐵材,都去拆一拆,把這間房子蓋起來。」 沒有血緣之親,只因為是多年好友的孩子,這份情感,讓蔡成圭夫妻,將王家姊弟,視如己出,從一開始搭建新房子,到後來負擔學費、生活開銷,即便,他們自己,也有四個孩子。 蔡太太和蔡成圭:「總共有幾個小孩,他(朋友)就在那裡算,那時候還很小,就在那邊1234,(我說)隔壁還有2個。」 大家庭,總是熱熱鬧鬧,多少淡化失親之痛,王黛儀當媽媽之後,心境上轉變更明顯。 921遺孤 王黛儀:「以前的母親節、父親節,我就會滿低潮的,可是現在有小孩之後,就覺得重心轉移,就沒有太多負面的想法。」 王黛儀即將迎接第二個孩子,從事軍職的弟弟,則要成家了。」 921遺孤 王呈豪和祖父母:「我要結婚了,你知道嗎?」 蔡成圭:「他們兩個都沒有變壞,對(他們)往生的爸媽,其實在我心裡,也覺得對他們也有交代。」 921遺孤 劉豐菖:「(會想)為什麼會把我留下來,不要一起把我帶走就好,幹嘛要把我留在這邊受苦。」 那時候不到十歲,失親、截肢,生理心理,承受極大煎熬,劉豐菖卻常笑得很開心,反常地,很少哭鬧。 921遺孤 劉豐菖:「裝傻的樣子,就會去逃避,會不敢去想地震這件事情。」 慈濟志工 林玉鳳:「因為他比較內向,所以有很多心裡的事情,他可能不會跟人家說。」 志工察覺到阿昌的異狀,給予陪伴關懷。 921遺孤 劉豐菖:「921地震後,有去他們(志工)家,住過一陣子,他們就是很照顧我。」 慈濟志工 林玉鳳:「真的是把他當作是,自己的兒子在關心他。」 台中慈濟醫院院長 簡守信:「你穿得不舒服在那裡?」 921遺孤 劉豐菖:「下半部分,這裡、這邊。」 現在,劉豐菖仍不斷與傷口拚搏,這分克服逆境的勇氣,幫助他在職場找到一片天。 921遺孤 劉豐菖:「(準備)兩三次 兩三年,去年考上郵局,總算有個穩定的工作。」 921遺孤 劉豐菖:「後來就想上天把我留下來,是有目的的,我可能就珍惜好,我自己人生這樣。」 921遺孤 王黛儀:「我也是有我的責任了,我就會覺得我,就很能體會我媽媽,當初各種感受。」 921遺孤 蕭卉羚:「我覺得愛要及時說出來,所以我每天都會講,阿嬤我很愛妳。」 地震遺孤,走過二十年,人生,無法改變過去,但是,能把握現在。 採訪撰稿:郭苑玲 攝影剪輯:林鑫宏、楊俊亭

震後五代同堂有所依 菩提村永長青

地震災難不分對象,921之後,許多老人失去孩子失去家,當時在南投埔里,臨時成立專門收容老人的菩提長青村,原本以為一兩年後就會功成身退,沒想到長青村開創出獨特生活模式,變成無血緣的大家庭,至今已是許多學者讚歎的典範社區。同樣也在南投縣,國姓鄉這個老人比例突破20%的超高齡鄉鎮,也有人從20年前照顧老人持續到現在,不只送餐,甚至還為獨居長者送終。 單身未婚的林文龍86歲,獨自住在南投國姓,921地震當天,他剛好外出找朋友,逃過一劫。 獨居長者 林文龍:「大家都說有一個獨居的,叫做林文龍,可能地震被壓死喔。」 房子倒塌沒有重建,租屋居住,活動範圍幾乎只到家門口,這些年都這麼過。 獨居長者 林文龍:「吃到現在有的(老人)都往生了,我吃到今年921剛好滿20年。」 居家督導 羅雅惠:「雙膝一直退化也有血壓問題,後來我們就導入居家服務員,每天來看他。」 社工員 余唯聖:「最近身體有沒有好一點?」 朝陽科大銀髮產業管理系主任 洪瑞英:「我們發現他們在感情,或是人情上面,他們是非常緊密的,特別是在南投的高齡服務,送餐機制上面。」 這是發起人邱慶禧的堅持,因為老人家健康狀況,難以預料。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理事長 邱慶禧:「我們的廚媽(送餐)就哭著回來,說那個誰已經往生了,那這一塊我們看了就很不忍。」 獨居長輩無人送終,弱勢家庭沒能料理後事,邱慶禧義無反顧協助,20年來,許多人生命盡頭能走得有尊嚴,都因為有他。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理事長 邱慶禧:「陸陸續續塔位已經,上千個跑不掉 記不太清楚了。」 原本開機車行,生意大好賺錢容易,直到921地震,在他車行任職的年輕師傅慘遭倒塌房屋壓死,國姓街上滿目瘡痍。 倖存下來的邱慶禧感嘆人生無常,從此開啟照顧老人的行善之路。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理事長 邱慶禧:「因為看到老人家微笑,就覺得你做得不錯,有人說你為何一直做一直做,那就是我們的精神寄託。」 菩提長青村長 陳芳姿:「從一個老人臨時安置,後來衍伸到我們發現,一個老人互助社區,它可以解決很多老人問題。」 菩提長青村長 陳芳姿:「因為我只有責任義務,跟做不完的事。」 把這裡當作家,把老人都當作自己的爸媽,衍伸出無血緣,卻能五代同堂的大家庭。 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策系助理教授 陳文學:「長青村這個地方太有趣了,來之後會發現,這是一個生活的地方。」 陳文學曾以學者身分住在長青村一年多,最熟悉這個老人社區。 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策系助理教授 陳文學:「不以錢作為第一順位,無血緣家庭的一種組織運作,在學理上面,以往很少人談到這件事,而長青村這邊是,自己去長出這樣的論述,讓我更覺得,非常佩服這個地方的運作。」 成為這個家的一分子,他喊陳芳姿夫婦阿爹阿娘。 菩提長青村長 陳芳姿:「我曾經為了自己不能當媽媽,很遺憾、很難過,可是因為長青村,我這個遺憾沒有了,我現在擁有一群孩子,圍繞在我身邊。」 這一大家子現在不只老人,也有失依或身心障礙者。 所有人都聽長媳的話,做豆腐,也辦外燴,老人家在後院種的菜就是最好食材,不靠政府接濟,自己掙錢過生活,跳脫制度規範,不問資格只問需求。 朝陽科大銀髮產業管理系主任 洪瑞英:「像日本、美國他們都是,以社區為發展,就是延續型的退休生活,菩提長青村很像在20年前,它就開始在執行這個概念。」 長青村20年來發展出的無血緣大家庭令人驚豔,別的地方也能複製這套生活模式嗎?陳芳姿大膽作夢。 菩提長青村長 陳芳姿:「台灣三百多個鄉鎮,不要多、一半就好,都有像長青村這樣的地方,三個月換一個地方(住),這樣我晚年不會很快樂嗎,玩到死,哈哈哈。」 */ 採訪撰稿 李雅萍 攝影剪輯 林鑫宏

地動重生走過20 從災難中站起

獨居住在中寮山區的陳水合,地震時脊椎受損,下半身癱瘓,但他靠著雙手打造出自己的生命花園,也透過自身例子鼓勵更多人,2012年他的故事被拍攝成大愛戲劇生命花園,觀眾熱烈迴響。右腿重傷的陳美嬌,歷經地震,失婚,確依然堅強。而當時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劉家汶,和家人住的台中大里金巴黎社區,大樓倒塌,爸媽大姊小弟往生,而她自己也失去了右腿,但成長過程她感受到許多的愛,更透過繪畫,傳達溫暖與力量。 921受災民眾 劉家汶:「你有發現我的車子不太一樣嗎,因為我是一隻手開車,油門跟加油都是在這邊。」 921受災民眾 劉家汶:「最怕就是走遠路,還有走斜坡 (走)斜坡的摩傷,摩傷的地方,就會在這個點,跟這裡,骨頭會痛,會很痛,因為變瘦了,肉就少了,胖的時候就整個義肢撐不進去,而且這邊臀部會變形。」 地震當時,台中大里金巴黎大樓倒塌,當時才11歲的家汶,失去了爸爸媽媽大姊和小弟,自己右腿也截肢。 921受災民眾 劉家汶:「如果我的腳,可以用義肢的話,我就可以自己走路。」 這些年家汶非常獨立,他說,不想麻煩別人,她透過畫筆,膚慰著跟她一樣有過傷痛的人。 921受災民眾 劉家汶:「使命,對,使命,它讓我發現,我就是一個不用人家講,人家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很快樂,很溫暖的氛圍。」 感恩,幸福,使命是家汶對這場大地震的定義。 921受災民眾 劉家汶:「被救起來,就是上帝為你開了一個門,一定有你的路要走,我覺得我的人生,還是一直在成長,我也會有無能為力,也會有沒有辦法突破的事情,但是我知道我會越來越好。」 慈濟志工 游高男:「現在這個地方,它之前就已經有坍方過了,那個路面。」 慈濟志工 林玉鳳:「我們開這條路,20年來(駕駛)已經換了三代了。」 慈濟志工 游高男:「我已經是第三代(位)駕駛了。」 台中到中寮山區一趟來回上百公里,山路蜿蜒,路況很差。但慈濟志工的陪伴,20年沒有中斷過。 志工們帶著中餐,陪水合吃飯,這一次更特別,還有神祕禮物。 為什麼我的兩隻腳,一點感覺都沒有,甚至無法抓住身體的重心。 曲折的人生路,拍成了大愛戲劇-生命花園,2012年2月播出,觀眾反應熱烈。 921受災民眾 陳水合:「失敗可以重來,你如果不肯做,就會在原地踏步。」 慈濟志工 林玉鳳:「我都說他用生命說故事,去拜訪他的人絡繹不絕,很多自己覺得心理有問題的人,找他聊一聊,通常不用聊,會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8月7號,慈濟基金會,在台中草悟道,舉辦921二十年慈善聯展,陳水合特地下山來參加。 921受災民眾 陳水合:「我已經走出來了,有那麼多人的關心,所以我很高興。」 60歲的陳美嬌,同樣也在地震中右腿重傷,她總會跟著志工一起上山,探望陳水合。 921受災民眾 陳美嬌:「他坐輪椅,很不方便,之前結的緣,我能走能動,剛好有人載,就來看看他,今天風很大,老闆臉臭臭,他聽到這個就會笑。」 慈濟志工 江月霞:「她真的很勇敢,從她身上看到她很肯付出。」 過去的傷痛,在他們身上留下疤痕,但這一群生命的勇者,用生命與熱力,創造了自己的新人生。 江麗君 郭繼宗 台中報導

20年前的九二一 固守教育的那群人

921地震,有許多災區的教育人員,本身也是地震受災戶,有的人是房子全倒、有的人是失去了摯親。不過,在災區孩子們正需要心靈支持的時候,這些教育工作者必須發揮安定安心的作用。再加上,不論災後環境多麼差,災區教育一天都不能中斷,於是許多師長們災後堅守崗位,在困苦的物質條件下持續教學。充滿愛心的教育人員,成為921地震後,災區校園裡一股非常重要的安定力量。 走進20年前被地震毀壞的家園,鄒庚辛校長回憶湧現。 竹山國小校長 鄒庚辛:「圍牆壓倒我屋頂,整個壓下來。」 921地震那一夜,妻子開刀正在住院,岳父母來家中照顧孩子,卻遭逢劫難。 竹山國小校長 鄒庚辛:「我岳母當場就是死亡,我岳父就頭部重傷,之後讓我面臨家庭的一個轉折。」 失去親人跟家園的痛,還沒平復。災後,鄒校長調到受創嚴重的秀林國小,校園百廢待舉,艱難考驗不斷。 竹山國小校長 鄒庚辛:「就面對它,把它處理好,事情自然就會,只要你沒有那個私心。我們希望孩子們和樹是有親近的。」 災後重建的秀林國小,保留老樹,注重排水防災,空間寬敞明亮。鄒校長用心規畫,親力親為,成果豐碩。 後來調到竹山國小,繼續為教育付出,校風廣受好評。921地震沒有打倒鄒校長,一路走來,他秉持初發心。 敦和國小校長 簡秀鶴:「我是屬於貧困人家出身,我一直認為教育可以翻轉一個人的命運,也可以翻轉一個家庭的希望。」 草屯敦和國小校長室,這天很熱鬧,四十年前教過的學生,來拜訪恩師簡秀鶴。 敦和國小校長 簡秀鶴:「楊文賓從小就很調皮,每次上課都問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以前遠足,大家都走路去爬山。」 回憶兒時,也回顧20年前921地震。那年的教師節,簡校長回半倒家中拿東西,斷線好幾天的電話突然響起。 敦和國小校長 簡秀鶴:「電話響了,我嚇了一跳,我過去接起來,在對方,在電話那一端,聽到的聲音是,老師,教師節快樂。」 小學當班長的謝永宏,921時是建築系研究助理,那年教師節,電話那頭就是他,打來關心老師受災情況。 簡秀鶴的學生 謝永宏:「有一點點工程的專業,就跟老師想說講一講她房子的事情,也不知道老師會這麼感動。」 師生情誼深厚,後來小學同學還一起來幫老師家修繕。杏壇服務42年,簡校長在教育路上,始終熱情。 敦和國小校長 簡秀鶴:「你們很優秀,希望能夠繼續努力。」 敦和國小學生:「我們不管在之後,什麼國中、高中、大學,我們一定都會記得您,她常常說,我們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然後她就像是一個溫暖的媽媽。」 敦和國小校長 簡秀鶴:「我非常喜歡教育,我非常喜歡孩子,所以921地震當然讓我看到,很多孩子因為這樣,家園毀了,校園倒了,可是這些孩子更需要教育的力量,來幫他們重建他們的心靈。」 南投埔里藝文館裡,笛聲悠揚。長笛演奏家謝志偉,跟妻子兒女表演四重奏,悅耳動聽。 長笛演奏家 謝志偉:「她的鋼琴太高了,鋼琴太高了,你們看他們的反應。」 指導學生,態度溫和細膩。謝志偉老師是新竹人,大學時在埔里租屋,課餘兼職教音樂。 長笛演奏家 謝志偉:「我跑出來大概三公尺,我的房子就下來了。」 這一震,改變謝老師原本畢業出國的規畫,他選擇留在災區,帶著樂器走進帳棚區、組合屋。 長笛演奏家 謝志偉:「有些孩子他聽到音樂以後,他就會比較舒緩,我們這個時候能夠幫助這個地方,只有用音樂。」 娶妻生子,投入在地音樂人才培育。921地震反而讓謝志偉決定,在埔里落地生根。 長笛演奏家 謝志偉:「大家都進來幫忙了,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要離開,所以我就把我本身這個,祂給我的天賦,算是上帝給我的天賦,用它來發揚。」 來到南投中寮爽文國中,四校聯合成果發表,是學校年度盛事,主持人是教導主任王政忠。王政忠主任是暢銷書及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主人翁,921災後回到偏鄉,推動翻轉教育,開花結果。 爽文國中教導主任 王政忠:「我覺得孩子眼神裡面有光,是我們覺得,是我自己覺得,這20年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改變。」 實習時一心想離開偏鄉,災後,學生的呼喚,王政忠回到爽文國中,讓它成為偏鄉裡的明星學校。 爽文國中教導主任 王政忠:「非常驕傲的跟上人報告,跟所有慈濟的師兄師姊,跟當初幫助我們的這些師兄師姊們說,爽文國中把軟體做到跟硬體一樣好。」 天災無情,教育有愛,老師是災區學生溫柔堅強的後盾。因為一分教育的熱情,讓災區學習之路不會中斷。 張桂端 廖學信 林鑫宏 報導

震殤20年 復育造林再現生命力

921地震,不僅造成房屋、道路毀損,以及人命傷亡,對於大自然動植物界的破壞,也相當嚴重。 位於南投國姓的九份二山,是當年的震爆點,和草屯的九九峰,都是因為強震造成大規模崩塌,不但地貌改變,也因為植被消失,野生動物失去食物而銳減。另外,近年相當熱門的溪頭自然教育園區,921後,土石鬆動,又遇上桃芝颱風,爆發大規模土石流,迫使園區 破天荒關園整修。這些地方,經過多年復育,從天災中慢慢重生,已經恢復到從前欣欣向榮的景象。 921地震,造成南投國姓九份二山,195公頃大面積崩塌。二十年過去,如今當地綠意盎然,動植物生態豐富。 特生中心研究人員,三年前開始,在九份二山設置十部紅外線相機,記錄野生動物行跡。 特生中心副研究員 張仕緯:「剛好這是一隻大冠鷲飛起來了,相機設置在獸徑交叉路口,記錄下不少珍貴畫面。」 特生中心副研究員 張仕緯:「這20年來它植物社會的復原,整個生態系慢慢被動物接受之後只要我們人類對大自然環境,能夠減少干擾,其實動物都能夠在大自然環境裡,找到牠們的生存之道。」 農委會水保局,921地震後,在九份二山徵收265公頃土地,設立921地震紀念園區,推動造林等復育工作。 水保局南投分局局長 陳榮俊:「崩塌的部分,它是岩面,不容易處理,所以我們在它底下堆積區上面,我們總共進行了三次,原生植物的造林行動。」 921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貌,最為人所知的,還有這裡,南投草屯的九九峰。 屬於火炎山礫石層地質的九九峰,在921地震後,表土裸露,形成一片光禿的特殊地景,也造成動植物浩劫。 南投林管處技正 葉旭容:「地震之後,因為它沒有植被,所以很多動物就離開這裡,因為它沒有食物,沒有躲避的地點。」 後來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這裡畫設為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禁止任意進入破壞或改變環境,大地慢慢復原。 南投林管處人員,定時定點觀察,包括崩塌地復育情形、動植物生態、環境演變,都有完整記錄。 南投林管處技正 葉旭容:「我們把它畫設成自然保留區之後,這邊受到人為干擾非常少的狀況之下,動物植物都有良好恢復的情形。」 地震災害不只是在當下。2001年7月,桃芝颱風帶來驚人雨量,921地震時,土石鬆動的溪頭森林遊樂區,發生大規模土石流。 土石流沖毀森林景觀,復舊工程艱辛。園區採用生態工法,減少混凝土建築,就地利用各種天然材料。 台大實驗林研究人員 張振生:「像乾砌的大塊石,這樣子我們拿來利用,比較小的石頭我們就裝到箱籠裡面。」 設法改變水流路徑,讓土石流發生時,不致於造成大規模災害。 台大實驗林研究人員 張振生:「我們不是說,真的要跟大自然去對抗,而是希望土石流發生只是它會有一些地貌的變化,而不希望它對我們人的生命財產,是有產生災害的,歷年積極造林,恢復園區自然景觀。」 台大實驗林森林作業組長 陳和田:「我們這些樹種都是深根性的,所以說對於這些水土保持有很大的幫助。」 經過多次復舊工程,重生後的溪頭,展現從未有過的生命力。 台大實驗林溪頭園區主任 鍾立展:「陸續從不到百萬的人數,到目前現在人數已經超過每年都有兩百萬人次以上。」 921地震,除了人命傷亡,也是自然界一大浩劫。透過環境保護與生態復育,受傷的大地,慢慢復原。大自然展現摧毀與再生力量,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採訪撰稿:張桂端 攝影剪輯:李岳為

永續家園 社區再造展現韌性

921大地震之後,環境被破壞,但危機就是轉機,文建會當時提出921永續家園社區再造方案,鼓勵社區民眾自發性的進行社區重建。於是許多社區結合當地的生態、地理環境、文化,並且兼顧水土保持,創造許多生態村。二十年過去,許多生態村經營得有聲有色,每年創造上億綠色經濟,居民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屬於自己地方文化的友善環境。埔里桃米社區和雲林古坑的華山社區,就是很成功的例子。 桃米位在埔里鎮的西南邊,海拔四百到八百公尺,這裡的自然生態,豐富到讓人驚豔。 新故鄉基金會執行長 顏新珠:「我們可以看得到,這裡有一隻非常可愛的紅紋鳳蝶,有沒有看到紅紋鳳蝶的幼蟲。」 921大地震,埔里鎮一半以上房屋全倒或是半倒,產業沒落的埔里鎮,雪上加霜。這時新故鄉基金會走入桃米社區,協助社區重建。 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 廖嘉展:「盤點的過程裡面,發現桃米的生態非常豐富,在以生態做為產業的思考之下,參考國外經驗,來規畫桃米的生態旅遊,結合生態村的一種發展模式。」 暨南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彭國棟:「看到有五、六條河川,五六十個很像樣,很好的溼地,這些溼地裡面,我發現很多青蛙、很多蜻蜓、很多水生物,那時候,在社區重建過程中,把這些生態元素抓回來。」 透過教育,培養在地居民的能力,現在的桃米,有三十多位解說員、四十間民宿、上百個生態溼地,每年遊客突破四十萬人,創造上億的綠色商機。 2008年新故鄉基金會,將日本阪神大地震時建造的紙教堂,跨海來台,在桃米社區重現,成立了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承擔起社區永續經營的責任。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 陳樹群:「因著它原本地不利的條件,轉成了地利,原來生態可能是最沒有價值的,它把它轉成最有價值的教育的賣點。」 澀水社區位在魚池鄉的最北邊,民國七十年,檳榔價格大好,土地都用來種檳榔,921大地震後,檳榔價格崩盤,居民思考轉型,大砍檳榔樹,改種植日據時代就有的紅茶。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蘇水定:「澀水在日據時代,只要有地的都是種紅茶,所以決定把紅茶重新復耕,做比較高品質的紅茶。」 目前七到八成的澀水居民從事跟紅茶有關的產業,種植面積超過300甲。另外利用澀水獨有的白仙土,發展陶藝。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蘇水定:「澀水的地底下都出產白仙土,以前都是賣給鶯歌做陶器的陶土。」 位在雲林古坑香南邊的華山社區,地震後,選擇利用台灣咖啡,站穩重建的腳步。 雲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專任教授 林廷隆:「華山這個地方是山坡地,算是雲林縣的淺山,從原來的生活腳步裡面找到蛛絲馬跡。」 當年從二尖山和大尖山頂滑落大片土石,差一點滅村,2003年水保局在當地設立全台第一個土石流教學園區。 前華山社區理事長 吳永堃:「它規畫了三座梳子壩、一座砌石壩、兩座鋼管壩,自從這些工程全部完成以後,有經過一次莫拉克颱風的考驗,一號壩就攔下六萬立方米的土石。」 居民透過自身力量,結合政府與民間企業,朝向生態復育,找出獨有特色,兼顧環境生態、產業,為921大地震中重創的村落,開闢出全新的道路。

大地傷痕怵目驚心 震懾大自然力量

921地震是因為車籠埔斷層錯動,台灣地表破裂抬升,這場災難留下世界級的地質景觀,災後20年,至今還有許多遺跡原址保存下來,無聲地警醒世人。今天跟著我們的鏡頭,沿著車籠埔斷層走一趟,見證那場地震的威力,以及它帶給我們的教育意義。 強大震波能量從集集開始,1999年921,車籠埔斷層錯動102秒,地表破裂將近百公里。 車籠埔斷層線大概,在這個我光筆的位置。」 大愛台記者 李雅萍:「地層剖面記錄斷層活動的歷史,這片礫石層是歷經,五次大地震所抬升的結果,足足有八公尺高,包括20年前的921集集大地震。」 斷層北起苗栗卓蘭,南到南投竹山,山崩地裂留下世界級景觀,地質學界傾全力投入研究。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地質博士 鍾令和:「我那時候大三,老師們消失了兩個月,都投入這個調查工作,這個地震發生之後,大家突然意識到說,我們過去很少注意這件事情,就是這個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我們台灣人避災。」 台灣地質既年輕又活躍,已知活斷層就有33條。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 石瑞銓:「其實這33條只是,告訴我們是我們已知的,其實還有很多我們未知的,活動斷層 斷層非常多。」 一夕天搖地動,2400人喪命,地表撕裂痕跡活生生擺在眼前。 大愛台記者 李雅萍:「蓋在大甲溪上的石岡水壩,每天供應大台中兩百萬人用水,921地震時車籠埔斷層,在這裡抬升10公尺高,造成壩堤毀損無法蓄水。」 石岡壩是整個921(地震),車籠埔斷層最北側位移最大的地方。 石岡壩每天必須供應110萬噸用水量,但水壩毀壞,蓄水和引水兩項功能盡失。 時任中區水資局總工程司 蘇炳勳:「那時候整個大台中分四區供水,也就是說你要四天以後,才有水可以用,所以是很痛苦很辛苦的一件事。」 石岡壩無法蓄水,搶修也不是短期能完成,得從外圍想辦法,他攔截旁邊這條食水嵙溪,搶通涵管把水直接引進百公尺外的豐原淨水廠。 時任中區水資局總工程司 蘇炳勳:「從這一條這樣的長度 我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達成了這個任務,紓緩大台中用水困境。」 這一震,學到教訓。 時任中區水資局總工程司 蘇炳勳:「人類的所有設施具有局限性,這沒有辦法跟大自然對抗。」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地質博士 鍾令和:「提高台灣人居安思危的意識。」 921地震教育園區科長 陳依民:「操場跑道隆起,垂直面落差大約,2.4 到2.6公尺左右。」 霧峰光復國中教室全毀,這只是全台一小部分縮影,當年中部地區,將近二分之一校舍倒塌和受損,光是中小學就有656所,占全台中小學比例五分之一,所幸地震發生在凌晨,教室空無一人,倒塌校舍保留下來,以災害最原始的模樣,見證大自然威力,台灣建築工法從此寫下新頁。 921地震教育園區科長 陳依民:「(以前)它的箍筋都是90度彎鉤,以現今耐震法令規定來看,都不合法令規定,我們現在都要135度彎鉤。」 南投國姓九份二山崩塌超過2百公頃,傾斜屋和震爆點徵收為紀念園區。 但20年過去,人們似乎逐漸淡忘。 就在這處大面積山壁滑落周邊,露營區蓬勃發展。 很多,我算不出來,這個九份二山 八九個(露營區)。 九份二山假日湧進大量遊客,位在山腳下的慈濟北山環保站,經常可見露營區清出來的回收物。 慈濟志工 張玉妹:「鍋子、烤肉架、還有酒瓶,瓶瓶罐罐、紙箱。」 國姓鄉長 丘埔生:「如果沒有經由慈濟,資源回收站的努力,大家犧牲奉獻,我相信不可能(2個月)有,12到14公噸的資源回收物,那一年就不得了,一年70 80公噸。」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 石瑞銓:「順向坡的災害潛力又出現,像九份二山的也是一樣,很多人民會忘記,覺得那些景色就不錯,可是基本上這些,都還是屬於危險區域。」 地貌保存,無聲地警醒世人,驚心動魄那一夜,千萬不要忘記。 採訪撰稿 李雅萍 攝影剪輯 楊俊亭

震碎命脈 柔腸寸斷中橫封閉近20年

921地震,震斷中橫,上谷關到德基段,修復後,降級為「臨37便道」,俗稱中橫便道,是梨山居民往返台中的主要道路,平日採三個時段,管制通行,去年更進一步,開放中型巴士上山,搶救觀光,不過,接連幾次豪大雨,道路坍方,造成死傷,開放之路,備受考驗。 險峻高山,從大甲溪沿岸,拔地而起,神祕的公路巨龍,它的名字叫中橫。 一萬多位榮民,用血汗生命,開挖連接台中花蓮之路。 歡呼聲中,誰能料到,1999年,驚天一震,震毀谷關德基段,毀損高達八成,之後政府斥資20億,耗時5年修補,卻又遇到敏督利颱風,災情更加慘烈。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 楊國禎:「這個錢投進去,真的是億來億去,都被水沖走了。」 斷裂的長廊,由上谷關延伸到德基,在青山一分為二,上線停修,下線搶通,降級為便道,除了台電工程車,也開放給大梨山居民往返,急難救助等特定情況通行。 民眾:「一天只有三個班次,那邊有寫,至少提早,半個小時來這邊等。」 2018年11月,觀光口號催促下,大眾運輸上山,中巴開放,同樣得由前導、後衛車護送,每一哩路,都是高風險. 落石砸車,傷亡慘劇,時有所聞,那隻腳,那隻腳,道路一斷,工程人員,就要冒險搶修。 谷關工務段段長 呂正安:「每一個災點,我們要過去的時候,要過的時候,都是人先看著上面,還有沒有落石,用衝到衝到下一點。」 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落石真的在台灣山區道路,非常難避免,很高風險的狀況。」 豪雨沖刷,看似堅固的明隧道,也難以承受。 這裡是21.7公里處,在5月及6月,豪大雨時受災嚴重,像是這個明隧道下方路基,是完全被淘空,工務單位好不容易緊急搶修完成,但是大家擔心的是,像這樣的災損點,下次豪大雨再來襲,還能安然無恙嗎? 台灣生態協會理事長 楊國禎:「崩塌到可能,可以崩塌的東西,都不會崩塌了,第二個你的植被要長上去,就不是十年、二十年,它是用五十年、一百年來算。」 曾經遍體麟傷的山林,真的休息夠了嗎,學者不免憂心,而期望重啟中橫交通動脈的聲音,多半來自大梨山地區。 雲霧繚繞,海拔約兩千公尺的梨山,擁有仙境般美景,如果開車走德基谷關下山,只要1.5小時,若是繞行合歡山、霧社埔里,繞一圈,至少5小時,甚至因為交通,造就全國獨有的上課模式。 梨山國中小校長 洪永明:「從幼兒園開始,就是上十休四,以孩子來講,他們幾乎已經完全習慣,將近二十年,都是這樣的模式。」 山上,沒有大型醫院,只有全台編制最大的衛生所。 梨山衛生所醫師 歐瑞翔:「伯伯,你怎麼了,被什麼東西打到,樹,樹喔。」 梨山衛生所主任 姜明凱:「中橫便道開通,對我們後送路線,選擇性當然是多了一項,距離我們最近的醫院,東勢榮民醫院,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就醫、就學、農產運輸,都需要出路,只是,誰又願意拿生命當賭注。 谷關工務段工程師:「車子從谷關段進去後,它在24分鐘的旅行時間,沒有出去青山管制站,它就會推播,逾時警告系統。」 公路機關,監控車輛進出時間,並設置落石告警系統,運用掛網噴漿等不同工法,試圖減少災害。 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蘇苗彬:「把大自然當作一個有機體,她就像一個有生命的部分,一樣會衰老,我們怎麼透過維護管理,讓她這個生命 可以過得更好,維持得更長。」 中橫便道,如同蜿蜒路況,復建一波多折,目前抗災中長期工程,持續進行,然而,面對難以預測的天災地變,仍是一條令人膽顫心驚的道路. 郭苑玲 採訪撰稿 廖學信 林鑫宏 攝影剪輯

最漫長的那一夜 全台愛心總動員

921地震,奪走2415條寶貴性命,中部災情慘重,救援迫在眉梢,由於,慈濟在賀伯颱風之後,持續推動志工社區化,因此震後第一時間,各地的志工,紛紛換上藍天白雲,到位速度很快,緊急調來1600個屍袋以及許多白布,覆蓋肢體殘缺的大體,此外,他們還自發性蒐集鍋碗瓢盆,在路邊或教室,就地取材,不間斷供應熱食,膚慰受災鄉親,驚恐不安的心。 消防人員:「手電筒拿一下好嗎?」 民眾:「來前面快點,小心小心,知道路的人注意。」 「四條人命啊,歐巴桑好像受傷了,有擔架嗎?」 「不要怕,弟弟在裡面,快點,慢慢走。」 團圓中秋前夕,921重創台灣。 受災鄉親:「我小叔跟我兒子都在裡面,還有他的太太,他女兒還有丈母娘全在裡面。」 受災鄉親:「快到了快到了,可以嗎,可以。」 東勢農民醫院,器材被震毀,門口到走廊,或躺或坐,盡是慌亂無助。 民眾:「來,這邊好不好,沒有位置,先坐下來好不好。 」 1萬1千多人受傷,2415條寶貴性命,轉眼消逝。 慈濟志工 施秀盼:「有的用窗簾,有的用草蓆覆蓋,很多人要找大體,一踢幾乎都是臉上不全的,受傷的泥土很多。」 街道上滿是大地怒吼的傷痕,電力中斷,通訊極為困難。 慈濟志工 林慎:「他就把電話抱出來,聽看看,真的有,我就說,楊師兄,得救了,我就跪在那個地方,跟上人求救說,上人很嚴重,南投縣很嚴重,死很多人,你趕快叫人來幫忙。」 震後救援,迫在眉梢。 慈濟志工:「泡麵一箱 ,一箱。」 藍天白雲,一直在最前線。 慈濟志工:「兩個人在這裡煮,其他去那邊安撫家屬。」 慈濟志工:「對啊,我看我去安撫家屬。」 慈濟志工 楊明達:「在賀伯颱風那個時候,上人就把我們志工社區化,這樣當有災難來,我們就可以及時趕到現場。」 慈濟志工 蕭惠特:「頻率很快 數字一加上來,已經上百了,有些地方都是三、五十,四、五十這樣一直加,要加到一千,要加到兩千。」 從慈濟醫院調用屍袋,不斷追加,現場急需白布。 慈濟志工 陳秀鷹:「救災人員說,我們現在非常需要白布,就趕快說師姊,你在做衣服,你們家應該有很多布。」 慈濟志工 楊寶螺:「我都不害怕很奇怪,我進去,有找到大塊布就拿,是一種尊敬,蓋他們的臉。 」 慈濟志工 溫春蘆:「自己家裡哪裡,找個大鍋鐵桶,需要薑湯的 需要香積的,要煮熱食的,那等於是流水席,看到不夠的就一直煮。 受災鄉親:「地震來我們都這樣蹲著,大家都不要跑這樣,很可憐,真的很可憐,還好這個慈濟,這兩天真的很好,送很多東西給我們吃。」 自災難發生那一刻起,證嚴上人,心繫眾生。 證嚴上人:「救災的事情要趕緊,很緊急付出,我這邊會叫他們現金趕快匯過去。 」 火車急奔,從花蓮到台北,山線不通轉海線,直奔台中。 證嚴上人:「妳這個要註明電話打不通。」 救災千頭萬緒,志工不分晝夜接力,讓受災鄉親,心有所依。 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那一群,莫忘那一念,生命的價值,值得我們來回憶,過去,越是回憶過去,越會珍惜現在。 郭苑玲 採訪撰稿 廖學信 林鑫宏 攝影剪輯

921寶島遍體鱗傷 長情大愛在發光

回顧九二一地震發生後。慈濟基金會,短短兩小時,在全台各地,成立三十多個救災聯絡中心。隨後一個星期,30個大型煮食點,送出了130萬個便當。秉持安心、安身的大原則,也發展為日後,慈濟在全球人道救助的模式。

多次利用惜福環保 組合屋功成不身退

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證嚴上人就決定,要蓋組合屋,因為不捨災民家園毀了,只能露宿街頭。因為上人的一念悲心,營建處三天後開始採購建材,七天後位在南投中興新村的大愛組合屋開始動工,只花了27天就完工,其它地區的組合屋也在年底,陸續完工,總共為災民搭建了1743戶組合屋。上人堅持,要用蓋自己家的心情來打造組合屋,每戶十二坪,三房兩廳,外頭還要有小公園,交誼室,希望讓災民有家的感覺。兩三年後,這些組合屋陸續拆除,但不是丟棄,而是再利用。中部地區現在還有多處慈濟聯絡處的環保站,廚房,用的都是當年組合屋拆下來的材料,延續物命,發揮最大的效用。 證嚴上人開示:「剛才我在樓下,聽到一聲雷響,好像打進了我的心裡,我現在很想很想,跑到災民集中的地方,看看他們晚上怎麼度過。」 證嚴上人開示:「住在(帳棚)裡面撐雨傘,水都淹上來,問說,你們這樣,水都淹上來,你們住在這裡,那個阿婆說,我就躺在這裡,躺在淹水的地方 可以的話,(組合屋)蓋一間是一間,蓋兩間是兩間。」 慈濟志工 洪武正:「上人那個很迫切的眼神,沒有講(話)很迫切的眼神,就是告訴我說,要快一點、要快一點。」 在慈濟營建處和志工的通力合作下,地震後第三天,開始採購材料,第七天,位在南投市中興新村的大愛組合屋,開始動工。 營建處中部營建室主任 張正助:「(民權舊會所)幾張桌子,拼起來,幾支電話,就開始所有的作業,上人數次親自到三樓來關心,整個我們現在在推動,組合屋的進度。」 地震後不到一個月,大愛組合屋陸續完工,證嚴上人親自來到大愛村,探視受災鄉親。 證嚴上人開示:「你們搬進來住了喔,很舒適喔,謝謝你,很感恩,很幸福、很溫馨,真的很感恩,謝謝上人。」 即使是臨時居所,都要有家的溫暖,上人堅持大愛組合屋要足足12坪。 證嚴上人開示:「我想要他們趕快有個安身之處,專心白天去做事業,晚上回來有個安身的地方,屋寬不如心寬。」 昔日大愛村民 陳怡瑄:「每一戶人家,其實我們這樣子相處起來,就真的是一個大家庭,彼此會互相幫忙,互相關懷。」 那段期間全台志工動員,分批到工地幫忙,當年負責埔里大愛一村的顏惠津,只提了一個小包包,就住到工地裡。 慈濟志工 顏惠津:「第一天帶了包包,我就自己,一個人住在那邊,大概一坪寬的小帳棚。」 地震後三個月,最後一個大愛村也完工了。慈濟分別在台中,南投,雲林,搭建十九個大愛村,總計1743戶組合屋,總坪數超過21000坪,動員志工人數超過十八萬人。 兩年多以後,受災民眾生活慢慢步入正軌,大愛組合屋也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但這些材料不是丟棄,而是被賦予新生命。 慈濟志工 林雪珠:「上人看了一下(沙鹿聯絡處)只有一棟主建築,上人就和我說,很多大愛屋拆下來的,你們去找,拆回來裝,你所看到的,完完全全是回收的,大愛屋本身有電扇,一個都不放過,就把它都載回來用,為什麼這麼惜福,慈濟人的本分事,克己、克勤、克儉、克難,這不是上人教導我們的嗎,上人說盡量自力更生,就地取材。」 慈濟志工 葛志強:「這些鋼材,都是從安和路那邊,回收載回來的,因為我們要做環保,一定要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當年為災民搭建組合屋的這分用心和尊重,也一直延續到這些年的國際賑災。 菲律賓居民 阿蘭諾:「流淚是因為太高興了,慈濟給我們一個這麼漂亮的家。」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主任 王運敬:「把災民當成一家人的概念設計,應用在菲律賓獨魯萬,海燕風災襲擊過後,菲律賓的社會部長他說,這對於菲律賓來說,是慈濟給予的,慈濟提供了,有尊嚴的愛,給這些災民。」 二十年來,慈濟在全球各地,搭建組合屋,這分有品質的愛,讓人民安身,安心,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江麗君 林鑫宏 台中報導

我們一起乘著時光機 敬最初的自己

九二一大地震為中南部八百三十多所學校造成災情,災難發生後,慈濟投入無數人力和物力,協助學校從架設臨時簡易屋開始,到拆除簡易屋,以及投入51所學校的希望工程,在短短兩年內完成了校舍的重建。當年投入援建學校的慈誠對志工們,如今都已經六、七十歲,甚至八十歲了。重返舊地,看見希望工程在二十年後依然屹立不搖,內心充滿感動。 憑著二十年前的記憶,年過七旬的陳成立師兄要找的,是九二一大地震後,慈濟在南投興建的第一座大愛屋。 慈誠志工 陳成立:「第八天,上人就慈示我們,黎大隊長就帶著隊伍,我們第一批就到這裡來,也很多鄉親都在那邊搭帳棚,也沒有地方遮風蔽雨,所以大家看了都很不捨,這樣一直趕一直趕,上人慈示就這麼樣一路開展下來,有一千多戶的大愛屋先給鄉親能夠遮風蔽雨。」 組合屋很快結束臨時任務,進入重建階段。慈濟在社會各界的期待下,展開了51所學校的希望工程。不論是慈濟募款自建,或是教育部委託重建,還是學校請求慈濟來建,短短兩年內,充滿愛與期待的希望工程,全部完工。 東勢國小前校長 江鴻鈞:「當時整個的營建工程到了尾聲,就是我們慈誠隊進駐到學校來做景觀工程的時候,我印象非常深刻。」 新竹慈誠隊中隊長 陳營基:「連鎖磚底要做得好,土要拿掉,不拿掉的話喔,做上去下雨天一下雨喔,就跟彈簧床一樣,它會陷下去,沒有下喔比石頭還硬。」 景觀工程需要龐大人力徒手打造,當時,鄉親們跟著慈濟志工們一起投入重建工作。新竹慈誠隊中隊長陳營基師兄,帶著傳說中的「戰車部隊」進駐中部,就這麼在東勢國小搭了鐵皮屋,當做臨時工寮。 慈誠隊志工 莊玉松:「921就是我們帳棚裡面的睡墊就是這個,這個睡墊,這海綿防潮,可以啊,你看它這麼高,這麼高怎麼不夠。」 鐵皮工寮裡的蚊帳森林,被好奇闖入的攝影家阮義忠拍了下來。 攝影家 阮義忠:「好,看這裡喔。」 慈誠志工 陳營基:「如果以現在的環境來看,你說叫你睡在那裡,又那麼熱,相信也沒有人住得下來,可是那時候就是沒有人喊累啊。」 當年,正值壯年的陳營基是帶著腦瘤趕工程,直到不得不去開刀,這才由蔡堅印師兄接手,帶領團隊繼續趕工。二十年後,鐵皮工寮當然已經不見了,生態池卻還依晰可見。 八十歲的東勢在地志工,拄著柺杖一起重回希望工程,他見證的是百年古校的大破與大立。 慈濟志工 劉紀勝:「日本的教授到我們災區這邊來參訪,看到這個學校這個樣子,他說這是小學嗎,我說對啊這上百年的小學,他說不可思議啊,能夠蓋成那麼漂亮,而且都是很講環保的,他非常非常地讚嘆。」 中興國中是希望工程中校園面積最大的。回憶寫在書本裡,每張照片都喚醒了他們記憶中的故事。 組合屋拆下來的紅磚,學生們總動員來鋪成步道。如今,中庭的慈濟圖案還在,而孩子們都是九二一後才出生的。 慈誠志工 陳營基:「莫忘那一年,不光是對我們來講要省思,其實我們不要忘了默默在這裡,為我們慈濟付出的這些人事物都很重要。」 慈誠志工 蔡堅印:「那時候大概四十多歲,只曉得如何往前走,上人給我們的理念就往前走,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 慈誠志工 莊玉清:「上人講的人生無常,把握當下,你看二十年前我才五十幾歲六十歲,現在八十了,再過二十年有可能嗎,不可能吧。」 把握當下,而當年慈誠隊的大隊長黎逢時師兄,今年也已經七十七歲了,他說,他沒有時間回顧九二一,因為,他忙著在做台北慈濟醫院的空中花園工程。 慈誠志工 黎逢時:「希望工程在做是順順啦,我們慈濟也做了五十一家工程,上人的結構是用SRC的結構,用最好的,所以他們的建築是百年的建築,是藝術品。」 如今,跟著他在台北慈院的工程班裡的弟兄,還真不少。 慈誠志工 黎逢時:「83了,他那時候是中隊長,這是工程師。」 莫忘那一年,他們還在做。 許斐莉 採訪撰文 余國維 李俊葳 攝影剪接

倒帶!當年的電視機 保留至今

921地震過去20年了,有些人不願回顧那些傷痛的過往,不過相反的,對於住過大愛村的鄉親來說,卻有著很多溫馨的記憶。因為在大愛村裡,除了得以安身、安心、安生之外,更有許多人與情之間的溫暖互動,因此當他們回憶起這一段時光,大多是充滿感恩與懷念的心情,甚至許多人把當時所使用的家電、廚具、棉被留到現在,繼續使用,一方面是紀念,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莫忘921時來自各界的愛心。 近20年前的影帶,草屯大愛村珍貴日常,溫馨重現。 草屯大愛村住戶 悉進富:「我們一家三口,我老二還沒有出生,我老婆挺著一個大肚子,就找個車子,把我們所有的家當就搬到那個慈濟大愛村裡面。」 小兒子就在大愛村出生,奚進富一家人,在這裡度過難忘歲月。 草屯大愛村住戶 悉進富:「很感動就對了,慈濟真的不但為我們找到一個類似那時候避風遮雨,一個很好的地方,而且環境也很優美。」 921大愛村早已拆除,但留下的不只有影像跟回憶。 埔里大愛一村住戶 高宗暘:「大愛村帶回來的,20年前的這個電視。」 埔里高工退休老師高宗暘,地震後住埔里大愛一村,當年的電視機,保留至今。 埔里大愛一村住戶 高宗暘:「這電視的畫質還滿清晰的,顏色還滿鮮豔的。」 還有洗衣機、電冰箱,甚至日光燈組,現在都還在用。這個當年使用的洗手台,更時時提醒他,莫忘921。 埔里大愛一村住戶 高宗暘:「每天跟它見面,讓我們想起大愛村那時候,慈濟、上人,還有團隊,對我們的付出跟關心。」 草屯大愛村住戶高金錐,則是把門牌當成傳家寶。 草屯大愛村住戶 高金錐:「我永遠都會記得這個,如果說今天沒有慈濟幫我的忙,我可能那時候,那段日子,我一家四口不知道要去住哪裡。」 東勢大愛村住戶詹慧貞,也保留了熱水器、抽油煙機、流理台,甚至連水桶、棉被,全都還在用。 東勢大愛村住戶 詹慧貞:「它是手工棉被,所以很特殊,很軟呢,我買的沒有那麼軟。」 當年大愛村常舉辦活動,有音樂會,有大專青年親善團,也有感動的祈福晚會。草屯大愛村,當時還設有圖書館。 草屯大愛村圖書館長 施美吟:「我就在那邊當館長,這個館長,是慈濟大愛村的人幫我取的,是沒薪水的館長啦,可是我做得很高興。」 施美吟現在是台灣文獻館志工隊長,當年她並不是大愛村住戶,憑著一股服務熱忱,來當志工。 草屯大愛村圖書館長 施美吟:「我自己就去買一些水果餅乾什麼的,請他們來我的圖書室裡面,那時候有桌椅嘛,就在那邊跟他們聊天,給他們心靈輔導。」 感恩十方愛心,許多大愛村住戶,從那時發願走入慈濟。 慈濟志工 張月英:「受到很多慈濟師姊都來關心,我就發起一個念頭,我就挨家挨戶去分一個單子,說願意出來當志工的,請到我這邊登記。」 巫建龍因為住進大愛村的因緣,夫妻都成為慈濟志工。 慈濟志工 巫建龍:「我們一個災民,怎麼那麼有福報,可以去享受那些東西,為什麼慈濟人為我們準備得那麼周全,這很感動。」 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苦,在住進大愛村後,有個家,有人與情的互動,讓受傷的心得到安慰。 上人開示:「要給他們都是有一個家,完整的家,所以雖然是屋窄,心寬,屋就寬。」 莫忘那一年大愛村,大家凝聚向心力,團結互助,走出陰霾,再回饋付出,這裡是通往嶄新人生的幸福中繼站。 採訪撰稿:張桂端 攝影剪輯:林鑫宏

安定學生心靈 向教育工作者致敬

這場地震,不止震毀家園,也震毀無數校園,證嚴上人心急,孩子的教育不能等,921希望工程如火如荼進行,但校園硬體完成了,學生的教育是軟體,靠的就是老師。地震當時,學生心靈受創,各地慈濟教聯會老師,每個星期都到中部校園,陪伴孩子。許多老師也因為受到慈濟的感動,之後培訓成為慈濟志工,二十年來,即使退休,依然堅守在教育崗位,老師們堅守的是一分使命,期盼孩子,能成為社會一股良善的清流。 來自北區教聯會的老師,又來到熟悉的竹山國小。 慈濟志工 蔣碧珠:「發生了一件,我們最難過的事情,就是921大地震。」 當年南投國小校長蔣碧珠,看到了,也感受到了這分愛。 慈濟志工 蔣碧珠:「在災難當中,很多人,走入校園,來關懷我們,給我們很多很多的愛的時候,原來我在需要的時候,別人給我的這些,都是很珍貴的。」 蔣校長在退休後,培訓成為慈濟志工,還回到花蓮擔任慈濟實小的校長。 慈濟志工 蔣碧珠:「慈濟來援建我們的學校(南投國小),上人需要人來這邊幫忙,我要有報恩回饋的心。」 也帶著教聯會老師在校園推動靜思語教學。 霧峰國小學生:「對別人好,也是對自己好。」 霧峰國小老師 郭美芳:「我可以在班級上,跟同學分享好的觀念,或是種下好的種子,因為我就是要去做到,顧好孩子的慧命。」 孩子口中的校長爺爺許坤龍,當年是921希望工程炎峰國小校長,退休後也投入慈濟。 慈濟志工 許昆龍:「這是一種使命感,不管是承擔任何工作都是要,堅守自己本分的工作。」 地震後,有無數的像蔣校長,許校長這樣的師長,堅守著自己的教育崗位,即使是退休了,仍不忘教育的初衷。 慈濟志工 曾彩琴:「雖然已經退休了,有機會回學校,我還是跟孩子,教靜思語,把善的理念,還是要深植孩子的心裡面。」 前新社國小校長黃世忠,這張雙手合十,向證嚴上人祈求援建學校的照片,感動無數人。 前新社國小校長 黃世忠:「證嚴上人在後操場已經上車快要走了,我聽到以後當下,我就從三樓飛奔到後操場,那時候我自稱百米速度。」 黃校長回想,學校重建千頭萬緒,心中唯一念頭,就是孩子的教育。 太平國小校長湯正茂,是921災民,一夕之間,失去了最愛的媽媽。 太平國小校長 湯正茂:「我覺得我心中有一塊被掏空了。」 三年還走不出喪母之痛,直到慈濟人,來到他身邊。 太平國小校長 湯正茂:「原來菩薩就在身邊,原來天使就在身邊 不在遙不可及的地方。」 太平國小校園裡到處都能感受到慈濟的人文。 太平國小校長 湯正茂:「信人有愛,信己無私,怎麼透過教育去啟能去發掘他們(學生)的愛心。」 證嚴上人開示:「希望你們大家,用大愛的心,用父母心來看待你的學生,你的學生如果都教好,這就是社會的希望,所以社會的將來,在你們的肩膀上。」 這無疑這是一場愛的接力賽,老師就像園丁,把愛和善的種子種在孩子的心田,等待大樹成長茁壯。 江麗君 廖學信 台中報導

小幼苗茁壯 社會的中流砥柱

921地震,許多校舍毀壞,災後,孩子甚至只能在樹下求學,為了讓教育盡速恢復常軌,慈濟援建51所學校,重建過程,有的學生在組合屋上課,有的則是併校寄讀,20年過去,當年的孩子都長大了,地震景象歷歷在目。 那一天集集國小。 集集國小校友:「我走路去看都倒下來了,操場也都裂了。」 時任集集國小家長會長 陳榮森:「集集國小倒了,剛好我當會長,88年我剛接會長三四天而已。」 學校因為921地震全倒,當時家長會長陳榮森,出面接洽鄰近的和平國小,敲定兩校合併上課。 孩子教育沒有停,校園重建計畫也緊鑼密鼓地進行。 時任集集國小家長會長 陳榮森:「我們陳永男第一個就說 爸,我剛好有個機會,我集集國小,是不是我去幫慈濟募款 。」 陳榮森兒子陳永男那時就讀小學五年級,集集國小動工重建,站上講台的也是他。 集集國小校友 陳永男:「原本以為可愛的學校倒了,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這裡上學,一直到聽到校長提起,慈濟的叔叔阿姨,願意認養我們的學校,我才放心。」 小男孩長大了,今年31歲,回想起那一年他清楚記得,因為有眾人幫助,學校才得以重建。 陳永男:「921那麼多人來幫忙,他又沒有拿錢沒有幹嘛,換做是我 我都不一定會這麼做。」 感恩回饋始終在心,每周一天他回集集國小,教學弟妹食農教育,也說歷史。 陳永男:「地震倒了重新重蓋,我覺得這個歷史,是需要讓他們知道的。」 這麼多倒塌的學校再站起來,需要大量經費。 前教育部長 楊朝祥:「經費需要大量資助,需要大家的幫忙才能,才能幫慈濟把希望工程蓋起來。」 兩位災區女孩的笑容打動人心,巨型看版當時高掛在台北仁愛圓環。 多年來這張海報,一直掛在怡晴家的客廳,每天進出都會多看一眼。 當年和平國小學生 王怡晴:「覺得當初很可愛。」 照片中兩個主角,不同學校卻在同間教室上課,一個是集集國小鄭粢予,一個是和平國小王怡晴,媽媽覺得很值得紀念,當年海報送來之後,她就特地為大海報裝框。 王怡晴媽媽 陳玉燕:「說不定客人來看到,說不定對大愛,一些資源有更大幫助。」 怡晴媽媽經營麵店,有機會就藉由女兒這張照片,向大家解說希望工程。 王怡晴 與 鄭粢予:「我記得我們在上美勞課,在做花 紙片花 康乃馨,那時候拍到的時候,我手上有拿花。」 併校上課一年多,兩人形影不離,感情比原本班上的同學還要好。 王怡晴 與 鄭粢予:「那時候我們常玩在一起,回家之後 我會騎腳踏車去她家玩,妳記得嗎 記得,我也曾經用走的到你家去 。」 時任集集國小校長 陳燕慧:「今天我們和平國小的師生,整個要跟著集集國小校長,還有所有的小朋友,回到你們的集集國小。」 新學校落成啟用,到了分離時刻,兩校學生都依依不捨。 王怡晴:「我們全校送他們全校師生回去,一路沿著集集街送他們回學校,20年後重回校園,回憶湧上心頭,兩個女生拍下這張照片。 當年集集國小學生 鄭粢予:「竟然有找回當初那種友誼,我們就不要斷了聯繫。」 慈濟援建51 所希望工程,是指校舍大樓重建,在緊急修繕期,還另外協助其他學校搭建組合屋,竹山高中就是其中之一。 竹山高中校友 曾雅雯:「就是藍色衣服,白色褲子在搬東西,我想說現在的工程人員,有這麼樣整齊的制服,這是那時的第一印象。」 在那之前,就讀竹山高中的曾雅雯,並不喜歡慈濟。 竹山高中校友 曾雅雯:「我們全班同學幾乎,都好奇去跟師父拍照,就只有我遠遠的,站在攝影師後面,我就遠遠就看大家在拍照,我同學就說雅雯趕快來,我就說 我不要。」 接下來的日子,雅雯仔細觀察這群穿著藍色衣服,白色褲子的叔叔阿姨們,不論晴雨不怕辛苦,繼續來學校幫他們蓋宿舍。 竹山高中校友 曾雅雯:「那時候心情是矛盾,好像他有做那麼一點點事情。」 從聽別人說到親眼所見,雅雯逐漸改觀,上了大學她參加慈青社,連兩個妹妹也陸續加入。 曾雅雯妹妹 曾家茹:「師姑師伯的呵護,真的對我們在異鄉,就是不是在故鄉念書的人,是一個很大慰藉。」 從被照顧者,到跟著行善,現在三姊妹都成為慈濟志工。 曾雅雯妹妹 曾秋蘭:「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為了,要受證什麼才進慈濟,只是單純覺得去幫助別人,這件事情會讓人家覺得很開心。」 經過20年歲月洗禮,當年的孩子不再懵懂無知,如今,他們都是中流砥柱,未來的希望。 李雅萍 採訪撰稿 林鑫宏 攝影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