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電視
~
新聞
節目
最新消息
關山慈濟醫院,一家位在偏鄉的社區醫院,如今具備了心臟內科、腸胃科、婦產科、腎臟內科、骨科、風濕免疫科、中醫科等等,十八項科別服務,並且不計成本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讓嚴重創傷、急症的病患,能得到及時的醫療。在2019年成立了血液透析室,讓原本需要舟車勞頓到台東馬偕或花蓮醫院洗腎的腎友,終於一解奔波苦。

守護台9線上 關山慈濟醫院啟業20年

位在臺東縣關山鎮的關山慈濟醫院,在20年前的今天正式啟業,雖然是一家小醫院,但以全科發展為目標,配備高規格、現代化的醫療儀器,二十年來,醫療團隊日夜守護,提供急診與住院服務,讓關山慈院成為在地鄉親重要的醫療堡壘。其實這二十年的營運,相當不容易,每年都是虧損狀態,但生命無價,健康無價,今天開始,關山勤耕20專題系列,帶您一起走進關山,看看慈濟醫療團隊如何堅守偏鄉20年,守護生命。 筆直綿延、良田環繞,這段超過12公里的公路美景,是關山鎮最著名的路段,另一側南橫公路蜿蜒曲折,充滿山野風情,外人看見的,都是它的美麗,在地人的生活,卻曾經充滿無奈。 台東縣建設處長 許瑞貴:「那時交通狀況不是很好,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那醫院從南橫出來,然後送到台東,送到哪裡都來不及。」 二十年前,在當時的關山鎮長許瑞貴大力促成之下,慈濟醫院落腳關山。正式啟業當天,就收治車禍受傷的患者,從此在台九線上,守護著各式各樣的病苦。 台東縣建設處長 許瑞貴:「假如不是慈濟到關山的話,我想任何醫院要持續,永續到現在都有困難。」 前鎮長的話,道出了關山慈濟醫院經營的困境,啟業至今,累計服務門診人次582,437、急診人次115,822、住院人次4,724、手術人次2,278,這是累積了二十年的成果,放在哪家醫院都是嚴重虧損的單位,慈濟還在堅持,原因只有一個。 關山慈濟醫院院長 張志芳:「不管怎麼樣 雖然有時候說, 來這邊我們也是無能為力,但最少我們能夠搶救一條生命, 就是一條生命,我們就是一個社區型醫院,只要是居民有需要,那我們就一定會提供,最好的服務。」 2018年10月21號,台鐵一列開往台東的普悠瑪號列車在宜蘭發生翻覆意外,造成18人死亡、215人輕重傷,其中有不少是準備返鄉的台東民眾。關山慈濟醫院中醫團隊,在同年十二月一號開始全人關懷義診活動,為期七個月的義診,好比關山慈院二十年來的縮影,從陌生,慢慢走進民眾的心中。 普悠瑪號意外傷者 李旻瑄:「剛開始,我完全不相信針灸,只要扎一針 就會喊痛,甚至不想要來看診,到現在每個禮拜我都會來這邊報到,因為來到這裡 就像是到自己的家一樣。」 台東縣建設處長 許瑞貴:「從早期的骨科,因為那時候外傷,急救,到現在很多科都到關山來,我覺得對地方來講算是,打著燈籠去哪裡找都找不到。」 關山慈濟醫院,一家位在偏鄉的社區醫院,早年只能提供九項門診服務,如今具備了心臟內科、腸胃科、婦產科、腎臟內科、骨科、風濕免疫科、中醫科等等,十八項科別服務,並且不計成本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讓嚴重創傷、急症的病患,能得到及時的醫療,小醫院,穩穩守護台九線,搶救生命,發揮大功能。 採訪撰稿:龍曉惠、黃文琪 攝影剪接:鍾江波、羅健綱

"南"行能行 山巔水涯生命守護站

南橫公路蜿蜒曲折,經常因為天候的關係,造成落石而中斷,山上部落居民生活不易,要就醫更困難,所以經常都是忍著病痛,非不得已不會下山看病,關山慈濟醫院守護偏鄉,自2001年開始,固定每周兩次前往南橫公路上的利稻、霧鹿、下馬等部落,為民眾看診,今天要帶大家上山走一趟,看看關山醫療團隊,如何從山下到山上,從白天到黑夜,堅持初衷,守護部落居民的健康。 關山慈濟醫院巡迴醫療車,來到台東縣海端鄉,每個星期兩次,為山上的居民帶來醫療服務。 什麼時候開始 很久了 這個手很痛 對 我請姪女騎摩托車 送我來這邊 山上的患者不多,但是各種疑難雜症,都會忍到醫師來了才處理。 利稻村長 古金福:「慈濟還沒有進來的時候, 我們都是下山看病, 生活環境交通不方便, 自己家裡也沒有車子可以下山, 要下山就搭便車, 如果沒有人下山, 就可能過幾天再下山 比較不方便。」 利稻是位於南橫公路上的部落,海拔一千零六十八公尺,是關山慈濟醫院IDS巡迴醫療服務據點中,最高的部落。這項巡迴醫療從2001年開始,最為當地人熟悉的醫師,是他們口中的吉娜,丘昭蓉醫師。 關山慈濟醫院院長 張志芳:「他那麼多年,跟當地是非常非常親密,當年他往生,大家都非常感傷,所以不管多久,大家還是會記得這個醫生。」 吉娜是布農族語媽媽的意思,可見丘醫師與山上的居民有多親近,傳承這分精神,張志芳院長繼續落實巡迴醫療服務,每個星期二上山看診,從利稻、霧鹿到下馬,除非路不通,醫療團隊都會如約來到部落。 採訪撰稿:龍曉惠 黃文琪 攝影剪接:鄭勝銘 羅健綱

矗立縱谷的磐石 血液透析室服務腎友

關山慈濟醫院急診室啟業至今,成為當地南北後送的關鍵位置,急重症患者可以先穩定病情,再送往更大的醫院就診。而關山慈濟醫院,在2019年成立了血液透析室,讓原本需要舟車勞頓到台東馬偕或花蓮醫院洗腎的腎友,終於一解奔波苦。 關山慈濟醫院,座落在花東縱谷南端的台九線上,規模雖然不大,卻肩負起重責大任,因為是玉里鎮到台東市,80公里之間,唯一一家醫院,是緊急重症醫療,關鍵位置。 關山慈濟醫院急診室主任 方鍾霖:「可以先穩定他的生命徵象, 然後再請救護車, 再趕快幫他送到台東的醫院去做治療, 在這邊 其實算是一個樞鈕 ,也是扮演一個前線的角色,20年來,一直維持24小時的急診服務,不只照顧鄰近地區居民,還有縱谷往來遊客的意外與健康,不過要能夠撐起全年不停歇,人力成本是沉重負擔。」 關山慈濟醫院急診室護理長 邱玉涵:「以前我們都一個人值急診班, 有些時候最怕聽到可能要大量傷患, 覺得自己要十八般武藝非常, 而且動作要很迅速, 記得你所有每一個病人, 來診的是什麼病人, 醫生有下什麼處置。」 就連醫師,一次值班是24小時,只能利用片刻休息一下,並且用接力的方式,由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台北慈濟醫院,派出醫生來輪班,不過這裡親切的風土民情,也感染到急診室內,彼此,有愛相隨。 關山慈濟醫院急診室護理師 胡竹妗:「我覺得最大一點不同是, 這邊真的很有愛 就像上人講的 ,就是尊重生命 尊重愛, 就是要做對的事情, 大家都你都是一樣的包容, 一樣的支持 把病人照顧好, 那就是我們的使命感。」 關山地區周邊鄉鎮,像是池上、海端、鹿野和延平,將近80名腎臟病患者必須定期接受洗腎治療,相當辛苦,還好在2019年,關山慈院成立洗腎室,不只免除交通問題,也提供全方位服務。 關山慈濟醫院腎臟科醫師 吳勝騰:「血液透析的病人都是比較脆弱的,他常常合併心臟的問題血管的問題合併中風, 慢性消化道潰瘍 ,我們關山慈院提供全科次專科的照護。」 在台東池上的鄉間巷弄裡,開著一間傳統家庭理髮,老闆娘的丈夫就是洗腎患者,除了平時的血壓血糖檢測,還得全家總動員,護送爸爸到洗腎中心。 幫客人做完頭髮,吳太太和女兒帶著吳先生,出發到關山慈濟醫院。 在過去沒有血液透析室時,他們必須大老遠到台東馬偕醫院洗腎。 洗腎病患家屬 錢秋珍:「池上到台東馬偕醫院要一個多小時 ,我不會開很快 ,就是慢慢開差不多一個小時多。」 吳先生的洗腎車程,因此縮短,10幾分鐘就能抵達關山慈院,也讓吳家的家計,得以兼顧。 洗腎病患家屬 錢秋珍:「台東就沒有辦法, 在台東是全程陪他洗腎到好, 將近要一天的時間, 現在到關山醫院洗腎 ,是真的幫助我很多, 可以先回去家裡做我自己的工作。」 除了自行前往,院方也提供交通車服務,讓腎友可以輕鬆來回醫院,不再煩惱。關山慈濟醫院,不僅承擔起緊急醫療的使命,也長期守護慢性病患者的健康。 採訪撰稿:楊艾庭 龍曉惠 謝昀珊 拍攝剪輯:鄧明怡 羅健綱 劉泓志 鍾江波 鄭勝銘

社區醫療延伸長照 成立失智共照中心

關山慈院從創院初期的急症治療,漸漸將醫療帶入社區,65歲以上長者已經占全占人口近20%,關慈在2017年成立居家照護組,漸漸串起長照ABC的服務,延續病患出院後真正生活上的照顧,設立錦園、大埔、老人會館三個巷弄長照站,今年更成立的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來完備長照服務,20年來深耕關山。 長期陪伴建立起親密的依賴,洗澡、家務等等,對58歲行動不便的卓阿姨來說,居服員就像女兒一樣。 關山慈院居服督導 馬怡仙:「家屬能夠幫忙的有限,因為他們畢竟就是不太了解說,父母親要怎麼照顧,所以就是透過居服員來協助他們。」 截至2019年6月,關山鎮老化指數為180.02%,年輕人離鄉打拼,而關山慈院居家照護組擔負起照顧失能或獨居長者的使命,居服員每天幾乎要服務六到八個個案。 替服務對象採買生活物資,一併送到家中。55歲獨居的彭叔叔,受肌肉萎縮和慢性病纏身之苦,無私的陪伴,讓彭叔叔打消和世界道別的念頭。 照顧戶 彭先生:「我都穿好衣服,皮鞋也穿好了,我想要走了。還好有這個師姊,很感謝你們,真的。」 走不出來的,醫護走進去,關慈長照ABC,A級訪視有230案,B級居服有180案,C級設立了錦園、大埔、老人會館三個巷弄長照站,每周一到五,設計課程促進長輩的健康。 關山慈院今年更成立失智共照中心,推動失智症照護一條龍服務,個案就不必遠赴花蓮評估。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 李育瑛:「她到總院之後,可能整個人精神狀態不太好,到這邊之後就發現 ,精神也都比較好 ,也不用說長途跋涉,其實就醫的意願也會高一點。」 長照結合失智服務,2018年三月,關山天主堂失智據點也正式成立,在這裡笑聲接續不斷,適當的鼓勵,是一種幸福感,讓長輩感覺被重視,找到生活的動力。 關山慈院居家照顧組組長 古花妹:「我們應該是要走入別人的生命裡面去的,那我想長照是我們一定要做的,失智是我們要用心,真的要用心再去努力,怎麼樣讓他更好的一條道路。」 投入關慈居家照護組服務一年的社工王巧莉,大學剛畢業就抱著回鄉服務的決心,走進社區,年輕人接棒。 關山慈院社工 王巧莉:「關山慈濟的這些醫護人員,不是因為自己的工作責任,而是他們真的是發自內心,我是蠻鼓勵年輕人來做這些長照的東西,年輕人想法,可以更創新在這個工作裡。」 二十年如一日,為病患而堅持,關山慈院所有人的那一念心,志為人醫,守志不動,就地守護關山這個家。 採訪編輯 謝昀珊 攝影剪輯 劉泓志 羅健綱